“您涉嫌洗钱,必须立刻配合资金审查!”骗子的一通电话,让张先生瞬间陷入恐惧与慌乱之中。与此同时,卢沟桥派出所的反诈行动争分夺秒地展开,电话、短信、上门走访多管齐下,多名警力与志愿者全力搜寻,而隋丽娜就是每次行动的“穿针引线人”。她创立的“情绪温度计” 模型,将首次沟通劝阻成功率提升至90%;创新“三阶心理干预法”,构建覆盖12类诈骗剧本的认知防御体系。自2021年成为反诈专员以来,她带领团队日均高效处理200条预警信息,多次在市局、分局反诈大比武中名列前茅。
梦想初绽
埋下“读心伏笔”
童年的隋丽娜,是个“警察迷”,电视里警察追击罪犯的画面总能让她挪不开眼。
父亲书柜里那本《福尔摩斯探案集》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稚嫩笔记,记录着她对大侦探们敏锐观察与严谨推理能力的崇拜。
渐渐地,她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拆解行为模式,捕捉人心微妙的波动,这些点滴积累都在她未来的职业理想埋下珍贵的种子。
2010年,隋丽娜成为师范大学心理系学生,又成功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犯罪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校园时光里,图书馆成了她的“秘密基地”,整日埋首于专业书籍间,笔记写满一本又一本。课堂上,她积极与导师、同学探讨复杂犯罪案例,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
凭借着这份积累与热忱,她大步地向着更为广阔的实践与探索之路前行。
实践深耕
萌发“防御前移”
2014年,硕士在读的隋丽娜跟随导师团队深入开展暴力犯罪人员降低再犯率以及传统犯罪的研究。她的任务是透过心理评价、人格测试和风险评估,破译犯罪者的“心理密码”。
一次评估中,一名与她年龄相仿的男性罪犯让她印象深刻。他因抢劫致人重伤,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对话中,他抱头痛哭,反复提及“如果当年有人拦住我”,这句话就像一根刺,深深扎进隋丽娜心里。
在后续的工作中,隋丽娜逐渐意识到,许多罪犯是因为生活中的困境、心理上的偏差等因素,才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从那时起,隋丽娜便坚定了要从犯罪预防入手的决心。
2017年,研究生毕业的隋丽娜通过京考,成为派出所的一名警员。为了发挥专业特长,她开始多岗位历练。
在内勤岗位上,她将犯罪心理学融入案件分析,通过行为模式串联零散线索;在接警一线,她运用情绪安抚技巧,化解群众焦虑。
一次出警回来的路上,隋丽娜遇到几名老人正在闲聊,她隐约听到“中奖”的言语,立刻警觉起来,上前攀谈。从老人们的描述中,隋丽娜确定这就是常见的抽奖诈骗套路。
她当即运用“记忆回溯法”,引导老人回忆:“之前有人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说咱身体有各种问题,让买高价保健品,还说数量有限,错过就没了。您仔细想想,这和现在是不是很像,都是利用‘机会难得’让咱着急掏钱。”
经她这么一分析,老人们恍然大悟,成功避免了财产损失。
作为二级心理咨询师,隋丽娜的专业能力得到广泛认可,先后多次被抽调至监管总队、延庆分局等地,为特殊人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生活中,无论是朋友、同事,甚至来访群众的孩子,只要有心理困扰找到她,她都会给予温暖且专业的疏导。
面对年龄相仿的青年民警,她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与感悟,助力他们缓解工作压力;对于资历深厚的老民警,她也总是满怀敬意地找他们聊天,体悟他们多年坚守中的不易,以共情语言延续这份激情。
派出所的基层历练,让她深刻体会到:犯罪预防绝非单纯的理论课题,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实战较量,而一次次的宝贵经历逐渐转化为她构建“心防网络”的基石。
多维构建
反诈“心防网络”
随着诈骗手段日益复杂,反诈工作面临巨大挑战。2021年,丰台分局成立首批派出所三级反诈中心,隋丽娜成为第一批反诈专员。
面对全新工作,有着专业技能的她,决定搭建“心防网络”,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反诈防御体系。
有一回,一名劝阻员哭着找到隋丽娜,声音颤抖着说:“我真的尽力了,可他就是不听,还骂了我一顿,我就跟他吵起来了……”
隋丽娜安抚好劝阻员的情绪后,意识到不论是受害者还是劝阻员,在电话里就只能靠声音去传递情绪。
为此,她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创立“情绪温度计”模型,将情绪分为冷漠、焦虑、恐慌等不同级别,借助“安全锚点话术”制定与群众相对应的沟通策略。对陷入情感诈骗情绪激动的人说:“完全理解您为什么生气着急,您很看重这份感情,但真正的爱情不会让您负债转账……”对自认为熟知诈骗套路的人讲:“您之前能识破刷单诈骗,说明警惕性很高,但骗子现在升级了话术……”还要给出实用指令:“您现在需要做三件事,保留预警电话、安装反诈App、遇到可疑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以此为基础,隋丽娜又总结了“三阶心理干预法”:第一阶段是信息阻断,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刻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受害者,阻止其与诈骗分子继续接触;第二阶段是情绪疏导,运用“情绪温度计”模型,根据受害者情绪进行安抚,缓解紧张恐惧情绪,为理性沟通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是认知重建,向受害者详细讲解诈骗手段、案例和防骗知识,帮助他们识破骗局假象,重塑正确认知。
为快速提升劝阻员能力,隋丽娜整理了大量案例,编写了12类常见诈骗剧本的劝阻话术。
有一回,派出所接到一起“杀猪盘”预警。起初,事主态度强硬,坚信自己没有陷入骗局,对劝阻员的话置若罔闻,频频挂断电话。隋丽娜得知情况后,指导劝阻员要耐心,并有针对性地与事主沟通。
她们从诈骗案例入手,一步步剖析套路,随着交流的深入,事主的态度发生转变,从一开始的笃定,到后来的犹豫,言语间也出现含糊之处。
与此同时,隋丽娜与民警全力搜寻事主的位置。当找到他时,令人揪心的一幕出现了,事主已将名下的钱款全部汇总到一个账户,悬在转账确认键上的手指正因为劝阻电话,才没有按下。
在隋丽娜和同事的努力下,3年来,卢沟桥派出所三级反诈中心累计拨打预警电话10万余起,首次沟通劝阻成功率上升至90%,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美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