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齐亚茹)5月6日放学路上,丰台区第五小学的丁香予、丁泓予两名同学在文体路上发现了一只跌落在地、奄奄一息的啄木鸟。他们凭借自己了解到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辨认出了这是一只大斑啄木鸟,在家长的帮助下,成功让这只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脱离险境,并转交丰台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以自己的爱心举措传递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正能量。
5月7日中午,记者跟随丰台区园林绿化局林业站、丰台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丁香予、丁泓予姐弟家所在的小区,孩子们的爸爸丁先生小心翼翼地抱着装着获救大斑啄木鸟的纸箱转交给了丰台区林业站工作人员,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金蟒打开纸箱时,记者看到箱子里不仅有一只红顶、花斑纹的啄木鸟,还细心准备了一袋面包虫。
“孩子们是在路边发现的这只啄木鸟,当时都奄奄一息了,但是他们坚持把它带回来,想要救治它。”丁爸爸告诉记者,“把啄木鸟带回来之后,我们先给它准备了点水,姐弟两个专门上网查了啄木鸟能吃什么,然后就让我去花鸟市场买了面包虫喂鸟,慢慢就发现鸟的状态转好了一些。孩子们特别喜欢小动物,本来还想自己养这只鸟,但是上网查询了解到这是野生动物,所以就让我们帮着联系园林部门救助安置了。”
记者了解到,丁香予、丁泓予姐弟平时就非常喜欢小动物,不仅在学校学习了很多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知识,在家里也会经常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丰富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让姐弟二人特别热爱自然、热爱小动物,有着很强的动物保护意识。
金蟒现场认真检查了大斑啄木鸟的身体情况,发现这是一只接近成鸟阶段的雏鸟,未发现明显外伤,之所以会跌落估计是前两天下雨时被淋到了,检查完后他把啄木鸟放在了一只带有很多孔隙的专用箱里,并提醒:“野生鸟类怕生,容易有应激反应,在救助时把它们放置在带有孔隙的箱子里避光安置,如果不知道怎样喂养可以放点水就好,然后等待专业人员。”
丰台区园林绿化局林业站副站长路红艳送上“救助证书”,丁香予、丁泓予两位同学获得“自然守护者”称号。
路红艳介绍,丰台区园林绿化局设有值班电话(010-63813174),市民在发现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时可以拨打该电话,告诉工作人员需救助野生动物的发现时间、地点、状态等情况,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并到现场救助。
据悉,为更好救助野生动物,丰台区在2023年挂牌成立了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对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进行临时收容和救治,在经过救助后,满足放归条件的野生动物会科学放归,如需进一步治疗会及时移交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确保野生动物能得到妥善安置。
“自区救助站成立以来,我们救助的动物数量在逐年递增,2024年成功救助各类动物超500只,不乏有啄木鸟、喜鹊等常见鸟类,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猎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隼、红角鸮、猕猴、普通鵟、鸳鸯等。这都得益于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度、保护度也越来越高。”路红艳说。
新闻多一点
中华斑羚误入丰台地下车库
多部门接力救援
本报讯 近日,一只中华斑羚忽然现身永定河畔、北京园博园西侧的盛园路4号院地下车库。
被居民发现时,这只中华斑羚缩在角落一动不动。
居民们联系了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和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采用麻醉的方式将这只中华斑羚救出车库。经专业救护人员现场检查确认,这只中华斑羚健康状况良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经过科学评估,工作人员最终选择门头沟区清水镇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放归地点。放归过程中,这只中华斑羚展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迅速融入周边自然环境。
据了解,中华斑羚,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多栖息于裸岩和山地林区,善于在裸岩上攀跃,食物主要是青草、灌木嫩叶及野果,对栖息地要求极高,被称作“高山隐士”。在北京地区,曾见于门头沟、密云、怀柔、昌平、平谷、延庆等地山区,数量较少。这次意外现身丰台,也说明丰台区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