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湘雯 记者 袁阳)“科创北京”创新转化服务驿站落地云岗,“技术经理人场景实践基地”同步授牌,首批驻站服务技术经理人获颁聘书……近日,星链云岗·火花聚变——“科创北京”航天领域成果项目推介会暨中关村“火花”活动航天专场在云岗街道举办。云岗街道通过整合政策资源、搭建专业平台、引入高端人才,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在构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为航天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由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丰台区科协、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丰台区云岗街道办事处主办,航天三院310所承办,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企业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丰台区青联委员等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
丰台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区正全力打造首都航天科技创新高地,全市首个聚焦航天产业的‘科创北京’创新转化服务驿站落户云岗。随着‘技术经理人场景实践基地’的落地,将培育出更多既懂航天技术、又通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揭牌的‘科创北京’创新转化服务驿站,创新性地将技术经理人机制融入航天领域。‘航天增材制造技术’‘小型货运飞船搭载服务’等军民两用技术,通过专业评估、专利导航、商业建模,完全可能催生新的产业赛道。”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战略的实践载体,云岗街道依托辖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主阵地资源优势,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推动航天尖端技术就地转化,为低空经济、高端制造、商业航天等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街道始终将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航天科技成果落地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当好‘首席服务官’,涵养创新‘生态圈’,打造发展‘朋友圈’。”云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项目路演环节成为焦点,“历史地标+数字交互+精神传承”三位一体的“飞航印记·时空走廊”、以气凝胶为核心的高性能隔热材料研究进展、航天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涡喷发动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小型货运飞船搭载服务等六大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全面展示航天技术在民用及航空航天领域的转化潜力。
活动现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对中心成果资源和业务模式进行推介。作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关村“火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云岗街道作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主阵地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开创了航天成果民用转化新模式。航天科工三院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我们将依托航天科工强大的科技实力和丰台区优越的发展环境,推动更多‘国之重器’转化为‘民之利器’,培育‘航天+’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探索航天科技惠民生的‘云岗样板’。”
“随着更多航天科技成果在云岗落地生根,我们将依托‘科创北京’创新转化服务驿站,建立常态化服务平台。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这里正逐步成为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的先行区域,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云岗方案’。”云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