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防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迫 暴雨红警 这里上演着温情转移

  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 袁阳)8月4日,在暴雨红色预警的紧迫氛围中,宛平街道桥西街区域迅速启动一场争分夺秒的人员转移行动。街道全员闻令而动,采取打电话、敲门入户双线作战,确保联系上、转移好辖区内每一位居民,特别是老人、幼童及高危房屋住户,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电话不断脚步不停,织密“安全网”

  “您到哪了?家里还有几口人?”在转移现场,居委会工作人员冯佳的手机几乎未曾放下,仅当天下午就拨出30余通电话,重点追踪C级危房租户及晚归人员动态。“有一户人家是C级房屋,危险性比较大,租户还在上班,通过与房东联动,请他们协助通知,务必确保每一位居民安全撤离。”冯佳介绍道。 

  宛平街道第一时间制定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周密方案。“我们第一时间分成两路,一路留守社区,通过线上和电话的方式,宣传动员居民投亲靠友或集中转移;另一路奔赴现场,挨家挨户敲门入户。”冯佳介绍道。据悉,宛平街道联合村委会、民警等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上门,耐心解释险情严重性,确保“不漏一人”,织密“安全网”。

  “您慢慢收拾,我们等您!” 

  温情守护不落一人

  “家里电源要断!”“带上身份证和常用药!”这些贴心的叮嘱在卢沟桥晓月岛反复响起。面对行动迟缓的老人,相关负责人周雨前耐心劝慰:“晚上雨大危险!您是投亲靠友,还是跟着大巴车集中转移?”面对闫大爷“等孩子下班回来收拾”的犹豫,工作人员没有催促,而是细致提醒,“您先收拾生活用品,带好身份证。别拿太多东西,孩子回来咱们随时出发!”最终,闫大爷和老伴儿安心踏上转移路。“您慢慢收拾,我们等您!”工作人员不仅言语关切,更俯身行动——小心搀扶步履蹒跚的老人,主动帮带小孩的居民提行李、背书包,用坚实臂膀在风雨中撑起无形的“安全伞”。 

  此次转移行动自中午1时区级指令下达后迅速铺开。街道全体工作人员下沉易险区域,每位分管领导负责一个重点片区,全力保障居民通过投亲靠友或集中安置安全转移。“有困难或身体不便的居民,我们在周围酒店设置了集中安置点,居民可到卢沟桥东头集合前往。”周雨前介绍道。

  夜跨卢沟桥,暴雨下的温情转运

  晚9时04分,卢沟桥东侧,第十一辆转运大巴驶离。 

  桥面上人影不断,手提行囊的居民从晓月岛方向,自西向东跨过古老的卢沟桥,在桥东集结等候。桥下,数日暴雨后的永定河水势湍急,河面明显比往日宽阔。

  灯光下,宛平街道纪工委干部崔征手中的登记表已填过大半。表格上有序地列着性别、姓名、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你们有23间房对不对?”“现在我车上人员,预计需要10个房间,你们做好接待。”“好的,好的,我们在一楼大厅等他们。”宛平街道社区办刘馨打着电话和负责安排的同事确认房间数量。 

  一岁半的呦呦是转移名单上年龄最小的人员。本应该睡觉的时候,呦呦被妈妈带到了广场集合,兴奋地拿着蒲扇跑来跑去,以为是妈妈带他出来做游戏,妈妈轻声说:“晚饭时接到通知,简单收拾一下就来了。暴雨红色预警不是小事,政府提供免费住宿和转运,心里踏实些。”她低头看看围着她跑闹的呦呦说,“对他来说,也算一次特别的经历吧。” 

  和呦呦一家同行的张先生背着轻便行囊,里面只有应急物品:“今年雨情太大,转移很有必要。出去住一晚,明天安心回来就踏实了。说实话我自己还担心呢,没想到政府动作更快。” 

  随着居民在引导下纷纷穿过卢沟桥,一辆辆大巴车驶向街道在周边酒店设立的集中安置点。“安排得好,有晚饭住得也舒坦,这下不怕大雨了!”在桔子酒店北京园博园店安置点,刚办完入住的张大妈和室友正准备吃发放的晚餐,语气轻松。带着孩子转移的苏女士同样安心:“酒店舒适凉爽,再不用揪心大雨,真心感谢政府安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防汛
   第08版:健康
丰台区织密防汛“守护网”
多点位精确布控 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打赢民生供应“保障战”
多举措聚焦东堤 筑牢汛期“防护墙”
紧迫 暴雨红警 这里上演着温情转移
丰台报防汛06紧迫 暴雨红警 这里上演着温情转移 2025-08-06 2 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