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村街道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的部署要求,全面夯实基础,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了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为重点、普法教育为先导、社会依法治理为基础的法治政府建设格局。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布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依法治理的全面领导,压实各科室、社区、村法治工作职责,形成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各科室及社区、村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制订法治建设工作方案,加强法治建设各领域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的衔接协调,将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所队和社区、村,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考核,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二)依法执政,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实效
一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制定街道“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确保相关工作的主体、程序、手段等符合法律要求,减少决策失误,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聘请法律顾问参与街道重点工作,累计审核合同600余份,提供法律建议36条,对街道、社区建设项目进行“法治体检”,推动基层依法治理;三是落实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积极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带动作用,综合运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治讲座等各种形式开展学法活动8次,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
1.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让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新村街道联合首经贸大学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博远楼隆重举行“首·新”社会治理法学创新平台暨校地调解工作站”揭牌仪式,市司法局、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司法局等单位领导一同参加了揭牌仪式。“首·新社会治理法学创新平台暨校地调解工作站”主要从三个层面开展工作:一是首经贸大学法学院以丰台区新村街道作为研究基地,深入开展社会治理法学创新研究,助推新村街道共建共治共享“三共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二是以新村街道“学院式街区”建设为龙头,通过“中心+高校”共建加强模式,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此实现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有机融合的目的;三是围绕校地合作调解工作站,以校地联合模式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由新村街道牵头,工作站配备首经贸大学法学院四名法学教授作为特聘专家,带领法学院学生志愿者队伍,联合辖区花乡法庭、樊家村派出所针对新村街道辖区内重点疑难复杂纠纷展开研究和攻坚,努力打造民事民议、民愿民解、民事民管的矛盾纠纷化解新局面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新格局。
2.落实领导干部大接访工作,全力化解积案和重点矛盾纠纷。采取“领导包案、分类处置、属地化解”三步法,落实领导干部大接访工作机制,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信访代理制度,对育菲园房产证办理、葛村西里房屋安全等重点信访矛盾通过上层高位协调方式推进解决进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3.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案件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健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加强对行政执法“全方位”监督,完善综合执法联动协调等制度,以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事项为抓手,有力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及安全生产难题。推广“教科书式”执法案例,组织执法队员培训5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让行政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4.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优化法治政府建设环境。一是国绕中心,服务发展,普法工作高起点推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党总支与各支部共组织开展专题学习28次;针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经常性地法治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等与广大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40000多份,解答法律咨询800余件次。二是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普法工作针对性增强。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法治宣传活动400余次,通过与居民聊天拉家常、讲述身边法治案例等方式,将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精准送到群众身边。三是创新建造普法阵地。新村街道联合丰台区人民法院打造“万年花城第一社区”普法驿站;打造万年花城第一社区“法治社区”法治宣传阵地;联合国家法官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办2024(首届)法治社区论坛,市司法局、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司法局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论坛邀请8位专家教授就“共建法治社区,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同时,现场为新聘请的10位新村发展智库专家学者举办了聘用仪式,由国家法官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丰台区人民法院、新村街道共同打造的“枫桥式共享法庭”也于现场正式揭牌成立。
5.强化司法和纪检监察监督。发挥行政应诉监督指导作用,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积极落实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共办结3件行政诉讼。办理涉及公益诉讼的立案决定书7份、检察建议书6份。办结7件行政复议案,及时妥善处理了行政争议。自觉接受、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
6.重视法治队伍建设。加大招录执法和司法人员,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和执法培训。司法所现有政法专项编3人,其中1人已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A证;执法队员现有在编在岗29人,已考取行政执法资格证28人。执法和司法人员每人全年接受50学时以上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聘请法律顾问队伍,着力加强依法决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7.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学思践悟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区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部署要求,2024年8月,新村街道组成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调研组赴浙江诸暨、浦江开展了专题调研,结合调研收获,制定《新村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所(站)”创建工作方案》,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丰台区委政法委指导下,“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站”10月在万年花城第一社区揭牌成立;在丰台区委政法委、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新村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所”11月揭牌成立。该举措将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辖区内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24年,我街道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依法行政意识有待提高
各部门各社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够准确,执法和工作过程不能完全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完成工作任务,依法行政意识仍需加强
(二)普法宣传的形式亟待创新,普法成效有待提升
目前,社会发展速度迅猛,普法宣传工作也需要适应社会形势。这就需要普法宣传工作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形式加以创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法上门入户,全力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三)法治建设工作创新力度还不够
现行依法治理和普法的传统思路和模式,难以有效满足广大群众对法治的需求,还需继续创新亮点。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依法治街取得实效
成立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定期开展依法治街工作专题研究,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实施聘用法律顾问,把依法治街工作作为街道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法治街道创建工作开展所需要的人员、经费和设施,为法治街道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完善法治宣传机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丰富普法形式,完善普法载体,融合普法资源,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开展“法律明白人”专项培训,让法律顾问工作真正落实落地。深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打造万年花城第一社区法治社区;开展法治讲堂,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地,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专题知识讲座16次,打通社区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监督机制,坚持依法行政
一是加强政务公开,落实公众的“知情权”。不断完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政府信息,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健全完善信访组织和制度,落实公众的“话语权”。不断加强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各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专项工作小组,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是畅通监督渠道,落实公众的“监督权”。及时受理,大力度督办,努力抓热点、解疑点、破难点,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題。四是制定《案件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主动前移监督关口,及早纠正和预防不当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起行政处罚案件合法合规公正。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初步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政府行政“法治化”
进一步健全党建引领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持续探索法治建设助力解决经济服务、民生发展中痛点难点问题,深化协同治理实践,优化提升场景体验。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廉洁廉政建设。
(二)坚守为民初心,搭起化解矛盾的“连心桥”
聚焦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强化数宇赋能,综合推进访源治理,推行信访代理制度、推进积案化解攻坚,提高信访办理质量,营造良好信访生态,提升群众满意率。加强协调联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大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
(三)坚持靶向施策,营造普法强基“好氛围”
全方位推进“八五“普法,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努力提高机关和社区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大对法治宣传经费投入,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依法行政,让群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新村街道办事处
2024年3月18日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