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咱们讲了全国各界抗日团体支援29军保卫卢沟桥的故事,这期给大家说说当年的文艺作品是如何记述、描写卢沟桥抗战、赞美29军抗日将士的?
《宛平夜话》第10期,讲了29军19岁的小战士陈永德,7月11日,在夺取平汉铁路桥东端阵地的战斗中,一人砍杀日军13名、缴获8支枪。当天战斗中,还有一位杀敌小英雄,名唤赵金标。
哲学史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王蘧常在诗文《大刀勇士》中有这样的记述:
勇士者,二十九军金振中营士兵,陈永德、赵金标两壮士也。卢沟之役,深夜大雨,仗大刀,袭寇营。寇仓促不得发枪炮,斫死九人,竟夺卢沟桥。营长迎之,呼为第一英雄。
双刀如雪出严城,
背水奇功一夜成。
胜似班生三十六,
长桥血徧不闻声。
1937年7月20日,通俗读物编剧社出版了《血战卢沟桥——十九岁小伙子连砍十三名日兵》的大鼓词,讴歌这些抗日英雄。
七月七日正半夜,
小鬼炮打卢沟桥。
占了桥又向宛平进,
把我们全部当成大草包。
谁知道这回鬼子把钉碰,
遇见了二十九军众英豪。
对日本仇恨原不小,
一个个怒气冲九霄。
……
只见那二十九军英雄汉,
生龙活虎杀气高。
手起刀落鬼头掉,
一个葫芦两个瓢。
砍瓜切菜杀得好,
风吹雨打鬼哭神嚎。
只杀得小鬼“哎呀呀呀”乱喊叫,
抱头鼠窜把命逃。
……
营长说:连砍日兵十三个,
十九岁金标小英豪。
这全凭爱国热心不怕死,
才争下万古留名抗日功劳!
……
一名叫李克的作者,仿照三国歌词,也创作了一首《血战卢沟桥》:
可恨日本兵,野兽一样同,卢沟桥上来逞凶;
截断平汉路,还要占北平,野心勃勃似狂疯。
七月七日夜,小鬼动刀兵,其吃哗啦响连声;
大炮轰隆隆,民房扫地平,害我百姓真苦情。
……
有个金振中,带兵共一营,二十九军有威名;
听说敌人到,气得双眼红,连忙召集众弟兄。
你背大斫刀,我拿勃朗宁,克喳克噜响连声;
大家出了城,跑步快如风,好似万马齐奔腾。
……
鬼子真稀松,个个是狗熊,跪在地上把爷称;
我军动了性,刀下不留情,一刀一个血窟窿。
有个赵金标,抢刀去冲锋,咔嚓哗啦响连声;
砍鬼十三名,不愧真英雄,亚赛当年赵子龙。
这些唱词,让29军抗日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彰显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宛平夜话》第14期《十九岁金标小英豪》就讲到这里,第15期我给您讲讲“广安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下期预告
1937年7月26日,一支日军伪装成“公使馆卫队”逼近北平广安门——他们为何不惜编造谎言强行入城?中国守军团长刘汝珍明知有诈,为何仍下令打开城门?这场精心设计的“请君入瓮”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生死博弈?枪声骤起时,日军顾问樱井德太郎为何仓皇掉入粪坑?混战中毙命的佐藤茂书记官,究竟触发了哪条致命红线?第15期《宛平夜话》 ,带您揭开被坦克与谎言碾过的广安门秘档。
播出时间:
8月8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