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欢)日前,丰台区总工会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共组建5支服务队,涉及综合管理、专业技术、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作为劳动者“火车头”助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启动后,活动“列车”已驶入北京园博园和菜户营美学农场开启服务旅程。
8月6日,丰台区劳模工匠助企行专业技术服务2队走进北京园博园,以“绿色养护提质增效”为主题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劳模工匠代表、高校教授团队及多家绿化公司养护人员20多人齐聚一堂,共探绿色养护新路径。
管氏肿腿蜂如何防治光肩星天牛?怎样规范操作释放管氏肿腿蜂?夏季花灌木修剪要点有哪些?活动现场,生物防治实践环节率先展开。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团队带来透明指形管包装的管氏肿腿蜂。丰台区劳模工匠助企行专业技术服务2队副队长赵京芬拿起试管,指着里面爬行的蜂虫详解:“大家看,这就是管氏肿腿蜂,这小家伙能寄生在光肩星天牛等钻蛀害虫幼虫上,‘以虫治虫’实现长效防控。释放时拔掉脱脂棉塞,高度要距树干基部1.5米以上……”讲解结束后,众人分组实操释放,劳模们穿梭其间即时指导,提醒操作要点。
河堤路旁随即响起剪刀的“咔嚓”声,树木修剪指导环节接续展开。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周宗宝手持剪枝剪示范:“花后修剪留3到5 个饱满芽,来年开花更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佳对着榆叶梅演示切口角度:“月季修剪要剪去病弱枝,保留健壮枝,切口要斜向45度……”2025年新获评的北京市劳动模范刘楠则在月季丛旁讲解,分享着修剪的要点和科学建议。分组修剪时,劳模们逐一点评,现场干货满满。
“今天真是来对了!”绿化公司前来学习的养护人员代表张志峰难掩喜悦,“天牛防治一直是难题,今天学会‘以虫治虫’,还掌握了榆叶梅、月季修剪技巧,回去就能用在苗圃里!”
8月8日,丰台区劳模工匠助企行综合管理服务队以“赋能企业新发展”为主题走进菜户营美学农场。30余位劳模工匠、劳模企业负责人和综合管理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共寻协作新机遇。
活动当天,202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农场项目负责人胡锦华带领服务队参观嘉蔬署展厅,播放农场主题短片,详解“一心两道七区N节点”空间格局与生态理念。劳模们漫步园区,在融合自然与艺术的田园景观中体验“产研学旅”特色,聆听亲子活动、研学课程、VIP会员服务等特色项目介绍。座谈中,大家围绕资源共享、产业升级、品牌打造深入交流,碰撞出合作火花。
据悉,作为丰台区农文旅融合示范点,菜户营美学农场是落实“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菜户营村与王佐镇佃起村携手打造的重点项目。农场深挖六百年“皇家蔬苑”历史文脉,以“花乡种花,菜户营种菜”为理念,通过“美学+农业”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成为区域“倍增追赶、合作发展”战略的鲜活注脚。
“农场将聚焦‘亲子、研学、网红、团建’四大市场客群分析,构建‘一产为基、研学为要、美学为核’的融合发展路径。”胡锦华介绍,未来将依托“一心两道七区N节点”空间格局,打造全国休闲农业标杆,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田园诗篇。
记者了解到,这支综合管理服务队实力雄厚,团队汇聚各行业智慧,既有劳模先进的实践经验,也有企业家的市场视角,更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为区域企业提质升级提供新思路,为产业协作搭建桥梁。
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劳模工匠助企行”列车将驶入更多行业领域,让劳模工匠“到站”解决企业难题。区总工会将聚焦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完善劳模工匠与企业的对接机制,扩充服务队力量,确保助企行列车高效“发车”、稳定运行、高质量“到站”。“我们将推动助企模式全面铺开、多点开花,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取得实果,引领广大职工以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