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胜鹏:“通信”与“冲锋” 都是他的战场

  好人说

  只要人没事,这点累不算啥。

  好人故事

  丰台街道,郭胜鹏,男,1998年6月出生,党员,现任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丰台支队北大地消防救援站通信保障班班长,二级消防士。 

  2025年7月,密云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葡萄园片区和永安小区成为重灾区,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救援刻不容缓。作为北大地消防救援站通信保障班长,郭胜鹏在接到出警指令的那一刻,便深知肩上的双重责任——既要保障救援现场通信畅通,更要与队友并肩冲入险境救人。 

  出发前,他迅速检查电台、备用电池等设备,反复调试信号频率,确保在极端环境下能与指挥中心保持实时联络。“通信不能断,人更不能等!”他一边叮嘱队员,一边穿上救生衣,第一个跳上冲锋舟。当救援队伍抵达葡萄园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成片的建筑物被冲垮,积水最深达1.2米,浑浊的洪水中漂浮着杂物,远处传来群众的呼救声。郭胜鹏当机立断:“蹚着淤泥水,先去探路救人。”葡萄园里的积水裹挟着泥沙和碎玻璃,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郭胜鹏发现,有几户村民被困在地势较低的平房里,积水已漫至窗台,老人和孩子在屋内瑟瑟发抖。 

  由于大型救援设备无法靠近,只能靠人力转移。“我来背!”他二话不说,俯身钻进齐腰深的水里,将一名70多岁的老人稳稳背起。老人害怕地紧紧抓住他的衣领,他一边稳步向前挪动,一边轻声安慰:“奶奶别怕,我一定把您送到安全的地方。”短短几十米的距离,他走了近十分钟,几次被杂物绊倒,却始终护住老人。将老人送上铲车后,他顾不上擦掉脸上的泥水,转身又冲进积水中。往返6趟,他的救生衣被划破,肩膀被勒出红痕,双腿浸湿在淤泥之中,但当最后一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时,他笑着说:“只要人没事,这点累不算啥。”楼宇之间,他架起“空中生命通道”。从葡萄园村撤出时,郭胜鹏的体力已近透支,但接到永安小区的救援指令后,他咬着牙登上了转运车。该小区某户有3名独居老人被困在楼上,电梯因停电停运,楼梯间被洪水淹没,老人根本无法下楼。现场勘察后,他发现只有利用铲车的铲斗作为临时“升降梯”,才能抵达老人所在的楼层。伴随着一句“我上去!”他系紧安全绳,指挥铲车操作员将铲斗缓缓升至3楼窗口。由于铲斗与窗台存在间隙,他必须徒手将老人抱进铲斗。第一位老人患有重病,身体不停颤抖,郭胜鹏半蹲身子,稳稳托住老人的腋下,慢慢挪进铲斗,全程保持着“托举”姿势,直到铲斗降至地面。就这样,他在高空与地面之间往返3次,将3名老人全部安全转移。当最后一位老人被家人接走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孩子,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在紧张的救援间隙,郭胜鹏始终没忘记自己的通信职责。永安小区部分区域信号太弱,他冒雨爬上小区高处寻找信号,雨水顺着脸颊流进眼睛,他就用袖子一抹继续调试。信号接通的那一刻,他第一时间汇报现场情况:“已将老人转移的情况汇报指挥部,目前还有十多名群众被困单元楼,请求支援。”救援全程,他的电台始终保持畅通,不仅及时传达指令,还耐心指导其他救援小组使用备用通信设备。有队友问他:“又要救人又要保通信,你忙得过来吗?”他回答:“通信是救援的‘神经’,断了‘神经’,再多力气也用不对地方。我要时刻保持通信畅通,保证‘生命线’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文旅
   第08版:发现丰台之美
白鹭飞回稻米香
最美宛平中秋月
永旺时代谢幕 鑫嘉汇购物中心转打“家庭牌”
郭胜鹏:“通信”与“冲锋” 都是他的战场
笑中有泪 泪中含笑 中国歌剧舞剧院《垂虹别意·唐寅》创作之路
丰台报社会05郭胜鹏:“通信”与“冲锋” 都是他的战场 2025-10-20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