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 通讯员 张国芬)“营商环境”是现在绕不开的一个热词,它决定着好多“大事儿”:哪儿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儿走、资金就往哪儿流、项目就在哪儿建。
办理流程一简再简、办事时间一减再减、办事环境好上加优……太平桥街道把企业需求和百姓需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不断提升企业发展指数和民生幸福指数。
绿色通道 让办事流程更有速度
太平桥街道去年10月底在小区内开了一家方购社区便民店,店内蔬菜、水果、主食、蛋奶、肉制品等一应俱全。满足周边5个社区1.6万余户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居民只需步行5分钟就能在家门口买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政府为百姓造福啊!”
说起这间社区便民店的顺利进驻,离不开太平桥街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通绿色通道,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选址、规划,感受到便捷速度的营商环境。“原来这个地方是10余间门脸房,在开墙打洞封堵后,我们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群众调研。百姓反映买菜不太方便,我们围绕菜篮子工程,找场所、联系产权方、开办建店证明、帮助申请政策补贴,加快企业各类手续的办理进度,最后推动了方购便民菜站的落地。”太平桥街道党建服务中心主任张英志告诉记者。
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太平桥街道拆除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科学规划腾退空间,市场疏解转型升级,建成了集文化、教育、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综合体,优化了营商环境,不断满足了百姓的“五性”需求。
“让营商环境优化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帮助企业改善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是我们作为属地街道需要持续不断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太平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街道助力 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我们的分公司在太平桥街道运营很长时间了,街道重视我们,经常主动上门询问就业岗位空缺需求,为我们提供人才支撑和政策解读,能感受到街道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提起太平桥街道办事处主动上门服务的经历,中国人寿丰台支公司负责人周月容最大的感触就是有温度的服务。
“送服务、送温暖的同时,更要送信息、送政策。”太平桥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梁书武在谈到“优环境稳就业送服务”活动时说:“一方面为企业提供选人用人的平台,填补企业用工缺口;另一方面解决企业办事流程不熟悉、信息获取不及时、优惠政策不知道的问题,切实让企业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
太平桥街道作为属地,强化担当作为,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积极开展走访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对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与辖区企业、商户代表沟通交流,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企业发展,增加了企业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街道在对太平桥西路整治后,道路畅通了,我们单位周边的环境也变得更舒心了。”中华书局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道。
针对走访和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太平桥街道不等不靠,现场答疑,在做好精准服务的前提下,用“细功夫”、“实功夫”为企业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用优质的服务赢得辖区内企业的认可。下一步,太平桥街道还将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精准化服务,更好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XFT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