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垃圾分类要从小区抓起,引导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蓝天白云净水。
2018年我区以街道作为主体,创建了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加快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了我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区将进一步推行垃圾分类“干湿分类”新模式,强化源头分类,提升居民知晓率。如今,垃圾分类在我区已经蔚然成风,进行得如火如荼。
和义街道与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引导居民进行干湿垃圾分开处理来挣取积分兑换日用品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上门回收”的形式,直接让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垃圾。不仅如此,和义街道垃圾分类清运模式也调整为不同单位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收运和处理,改变了以往各类垃圾没有分拣、混装混运的情况。和义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裴旭介绍说:“目前,和义街道垃圾分类桶共有四种,分别为蓝色可回收垃圾桶、绿色厨余垃圾桶、红色有毒有害垃圾桶、灰色其他垃圾桶,灰色垃圾桶由各社区物业公司或保洁公司负责清理清运,其余三色垃圾桶均由专业公司分类清理清运,从而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
花乡白盆窑天兴家园社区携手北京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举办了“垃圾分类回收,我们在行动”环保主题活动。居民把塑料瓶、废纸、旧衣物交给工作人员,就可以兑换洗衣粉、香皂、环保购物袋等生活用品。工作人员还现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理念,讲解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区分方法。
东高地街道各社区的3000多户居民领取了用于盛放厨余垃圾的小桶。居民将厨余垃圾装入小桶放置到统一的回收架上,物业部门统一处理后再领回自己家的小桶,以“小桶带大桶”的形式来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南苑乡举办了垃圾分类“一长四员”专题培训会,详细讲解了垃圾的危害、处理情况、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干湿分离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今后,将由楼门长、指导员、分拣员、宣传员、监督员共同夯实基层垃圾分类的管理力量。
下一步,街道、乡(镇)作为生活垃圾分类主体,将进一步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预计于2020年我区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本报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