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京铁家园的1万多名居民,多数是铁路职工或子弟。因为自带“铁”味文化,这个铁路博物馆也成为全国首家社区铁路博物馆。
5000多件展品全是居民捐赠
1904年汉阳钢铁厂出产的钢轨、清末时期铁路上使用的灭火器、上世纪60年代售票员使用的客票日期机以及一套印有56个民族象征大团结的全套站台票……京铁家园的社区铁路博物馆里,一件件珍贵的铁路展品讲述着中国铁路的百年发展历史。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自主创意、自行设计、民主管理,5000多件展品都是居民自发捐赠,每个小物件背后都是铁路人的故事。”金万智介绍,2008年,社区借着“北京第三届魅力社区评选活动”的平台,根据自身优势,发动铁路职工家属,建起了全国首家社区级的铁路博物馆。
金万智至今还记得各个展品的来历——社区居民赵师傅把珍藏多年的广州至坪石的纯金火车票拿了出来,交给了博物馆;在铁路上工作多年的李大耕,不仅把自己工作以来的铁路工作制服进行整理,全部捐献给了博物馆,还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很有研究价值的“路服的变迁”画册;居民梁友明想起老家有个白色盐罐据说是铁路的老物件,特意回家找了出来,一经查询,原来是华北铁道株式会社1938年使用的办公用品,上面还印有日本铁路路徽,是日军当年侵华的罪证……
接待参观人数4万人次
博物馆里的展品按照“辉煌的京铁人、奉献的京铁人、勤奋的京铁人、开拓的京铁人”进行分期分批布展。在金万智看来,这间100多平方米的社区博物馆不仅突出反映了北京地区铁路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一代代铁路人勤劳朴实、自强不息、勇于争先的铁路精神。
博物馆成立11年多,几经完善,累计参观人数达到4万人次,来参观的不仅有北京的铁路文化爱好者,还有不少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人士。金万智说:“通过对铁路老物件的征集和展示,不仅展示了我们京铁人为铁路建设的付出,也将京铁家园社区的风采与魅力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未来将定期举办铁路专题展览
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里的展品也越来越丰富。谈到下一步社区博物馆的展览计划,金万智介绍,目前正在筹备相关的专题展览,比如 “百年钢轨”系列、“建国以来铁路路服”系列等。
“中国铁路列车时速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30公里,改革开放前的30-40公里,到现在350公里,发展速度非常快。以前从北京到上海坐火车要几天几夜,现在高铁只需要四五个小时。目前这里的钢轨展品基本覆盖了百年铁路时期的钢轨,我们正在筹备一系列的主题展览,让大家通过这些主题展品感受中国铁路改革的成果。”金万智说。
另外,为了更好地把铁路社区的文化传承下去,博物馆还在进行小志愿者的招募计划。金万智说:“这次社区组织孩子们来参观,我们给孩子们介绍铁路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想招募小小讲解志愿者,培养我们的铁路文化传承人。”
■ 讲述
小“铁迷”想当讲解志愿者
为了让社区孩子更好地了解社区文化,近日,京铁家园专门组织孩子们到家门口的铁路博物馆参观学习。
在这些孩子当中,13岁的小孜已经是第二次来参观了,小学三年级时她就加入了班里的“铁路文化”社团,社团组织活动的第一站就是来这里参观。当时,她最感兴趣的是馆里近百张五颜六色的车票,这次参观,又对馆里收藏的30多本列车时刻表感兴趣了。
小孜告诉记者,她有个小小心愿:听说现在不少博物馆都有小志愿者,她也想报名参加这里的志愿者。“这里的三位讲解志愿者都是老爷爷,我也想加入到志愿讲解的队伍中,只要是寒暑假和节假日,有时间我就可以来给参观的人讲解铁路文化。”
刘阿姨这次是陪着外孙孟孟一起来参观,虽然是社区居民,但她这是第一次来博物馆参观,一边参观她还一边记笔记。“之前听说社区建了咱们自己的铁路博物馆,这次孩子暑期活动就一起来看看,应该让孩子们多学习一点铁路历史,把铁路文化传承下去。”刘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