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嘉园作为马家堡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社区,一直在辖区引领着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做到了“早宣传、早动员、早行动”。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城南嘉园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与引导工作。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近百项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住在城南嘉园社区益星园3号楼一位居民带着十多岁的孩子一起在网上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手绘了一份详细的垃圾分类表,罗列了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将这份珍贵的自制宣传材料张贴到辖区61个单元门内,路过的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赞扬这名男孩学得透彻、画得详细、懂得分享。
住在城南嘉园社区益城园7号楼的李女士说:“垃圾分类是一件事关每个人的大事,我不是当做任务来完成,而是融入了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大家一起来,才能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还有很多居民在分类引导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进行“破袋”投放——厨余垃圾放入专属垃圾桶后,再将塑料袋投放到其他垃圾桶里。
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习惯一大步。马家堡街道接下来将继续通过桶边督导、激励引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执法检查与宣传告知相结合,由“要我分”到“我要分”,形成全民分类的良好氛围,确保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
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在垃圾分类全链条各环节加强工作创新、全面保障分类成效。在前端投放环节,利用“人员盯守”与“智能设备”结合,增加桶边值守的“在线时长”。通过人员“面对面”监督指导,语音播放器“点对点”感应播放,以及智能摄像头“云监控”,提高宣传引导、实时监督的效率。在中间收运环节,各环卫所对“混装混运”单位发放“拒收告知单”,对3次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移交属地综合执法队进行立案查处。以查带宣、以查促改,让各类垃圾分类责任主体明确责任、细化管理、依法履职。在后端处理环节,通过完善设施布局,优化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确保“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同时,在广泛发动、社会动员方面,将突出党建引领,以“红色力量”保障“绿色目标”,通过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分小萌”驿站等形式,为桶边值守筑起坚强后盾。在激励表彰、压力传导方面,各街乡不断推陈出新,采用先进家庭、社区和物业评选、分类带头人引领、21天打卡小程序、曝光公示牌等多种形式,推动居民形成自觉分类的习惯,全面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