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罗园街道:退休教师助力垃圾分类
  本报讯(通讯员 李爽)今年65岁的孙燕荣是西罗园街道洋桥村社区首座绿洲小区的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退休前,孙燕荣是一名教师,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她以学生为重点群体,引领孩子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从而带动整个家庭的改变。

  5月份,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孙燕荣主动向社区党委书记请缨,“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我要为社区尽一名党员的本分。”她率先垂范,一边在垃圾桶站进行值守,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虽然辛苦,但她总说:“垃圾分类受益的是咱老百姓,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垃圾分类工作党员要带头,如果能把社区党员们发动起来,工作推进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在与社区干部沟通后,孙老师和社区干部入户走访,主动分享和宣传垃圾分类常识,对于小区垃圾分类桶站选址、志愿者招募等事项,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短短几天内,就组建了一支15人的垃圾分类引导员队伍。

  每天值守前,孙燕荣都会把桶站周边清扫干净,“看到整洁的桶站环境,居民也会更主动配合垃圾分类投放。”孙老师把垃圾桶站当作“阵地”,遇到不分类投放的居民,她耐心地劝导、解释垃圾分类意义,引导大家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通过一次次地劝导,垃圾分类理念也慢慢在居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渐渐地分类投放的居民越来越多。

  利用学生回社区报到的契机,孙燕荣培训指导学生参与桶站值守,从垃圾分类指引到值守任务,每个环节她都会给孩子们示范一遍,教育引导他们在家里主动做好垃圾分类,从而带动整个家庭发生变化。不少家长都表示,“以前孩子都是见了垃圾就‘躲’,现在家里的垃圾都是孩子分类,孩子主动扔。有时我们分得不对的时候,还会指出来。”

  现在,首座绿洲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从最初的15人已经发展到47人,孙燕荣说:“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正在悄然地发生改变,看到这些,我们志愿者就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但是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我还要边干边摸索总结,找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深度
   第07版:丰台·深度
   第08版:文娱·副刊
基本满足丰台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多项垃圾分类规定未落实,严查
因为垃圾分类,东高地新闻发声人有了新朋友
丰台街道:在智勇闯关中强化垃圾分类意识
南苑乡:思行结合引领新时尚
图片新闻
太平桥街道:周末大扫除活动持续进行
新村街道:300余名共青团员争做社区“守桶”卫士
西罗园街道:退休教师助力垃圾分类
浪漫满工地
东铁匠营街道:垃圾分类有了成绩单 积分可兑换奖励
丰台报社会新闻04西罗园街道:退休教师助力垃圾分类 2020-08-28 2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