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妇同时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本报记者 赵智和 徐伟

  李在河、陈仙玉夫妇,两人1951年入伍,同时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都是丰台区第八军休所军休干部。李在河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防疫大队一名防疫战士,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为志愿军战区野战卫生防疫和保障指战员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由战士提升为班长,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956年回国。陈仙玉,1951年参军入伍,历经几个月的培训来到了抗美援朝战场当起了一名卫生兵,在那硝烟弥漫的时光里,为保障后勤工作和伤员的救治和护理做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三等功四次。

  防疫战士李在河

  “在朝鲜时,美军的飞机天天轰炸,飞机飞得就像电线杆子一样高,一天不知道要轰炸多少次,有时听不到飞机的嗡嗡声和炸弹的爆炸声,还有点不习惯呢。后来,咱们志愿军的飞机和高射炮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军的飞机消停多了。”李在河老人平静地说。

  李在河老人1932年出生,今年88岁了,腿脚灵活,身体健康,乐观开朗。他1951年参军入伍,同年5月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防疫大队的战士,主要任务是防疫。

  在朝鲜前线,为了消灭志愿军身上的虱子,防疫大队把大卡车改装成消毒车,为志愿军消毒。“有条件的,我们就支起帐篷,用消毒车对志愿军官兵的身上和衣服进行消毒,每批一个班,每次大概20分钟。”李在河说,“没条件的,我们就从志愿军战士的袖口、领口,用喷雾器喷洒滴滴涕和六六粉进行消毒灭虱。”

  李在河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防疫大队总部设在朝鲜成川,为了到前线为志愿军战士消毒、打防疫针,李在河要经常跟随部队穿越封锁线。“穿越封锁线,那真是玩命地跑啊,美军的飞机时不时轰炸、扫射。我们身上还背着背包、米袋子和药箱子,丝毫不影响奔跑速度。”李在河说。

  1953年2月份,那天零下20多摄氏度,寒风刺骨。李在河跟随部队从成川开赴铁原执行抢救伤员任务,晚上出发,因为卡车里实在坐不下,李在河和一位战士只好坐在驾驶楼顶上,卡车一路颠簸400多里路,次日凌晨到达目的地后,冻得一个多小时都说不出话来。李在河老人说:“坐在驾驶楼顶上倒不危险,危险的是太冷,穿着两件大衣都觉得风像刀子一样。”

  在一次徒步行军中,李在河发现前方的道路上全是随风起伏的白布,等走近一瞧,原来是美军抛下的一颗颗定时炸弹,有一米来长,大腿粗细,起伏的白布原来是抛掷定时炸弹的降落伞,在战友的惊呼声中,李在河飞也似的跑离炸弹群,没跑多远就听到身后一连串的爆炸声。

  “这是美军的定时炸弹,细菌弹我们也见过,里面全是带着病毒的昆虫。飞机扔下后,咱们的防疫战士穿着防化服对区域进行封锁,并对细菌弹进行消毒处理。因为细菌弹个头大,里面是一层一层的,我们就用来作脸盆架。”李在河老人轻松地笑着说。

  李在河老人总觉得遗憾的是,后勤兵有点憋屈,不能和美军战刀真枪干上一场。回忆起在朝鲜的日子,李在河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胸前的一枚枚军功章、纪念章熠熠生辉,讲述着那段英雄的岁月。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卫生兵陈仙玉

  “那时候,天天都能见到美军的飞机从头顶上飞过,白天夜里轮番轰炸,在防空洞里这耳朵也是震耳欲聋。”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陈仙玉回忆道,“晚上吃完饭就要把灯火熄灭,以防美军定点轰炸。”

  陈仙玉,朝鲜族,1934年出生,1951年参军入伍,历经几个月的培训来到了抗美援朝战场当了一名卫生兵,在那硝烟弥漫的时光里,为保障后勤工作和伤员的救治和护理做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三等功四次。

  “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虽已是耄耋之年,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许已有记不清的时候,但陈仙玉老人对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期间的过往却无比的清晰,“看到一个个伤员从前方战场上抬下来,身体上布满了鲜血,这心里无比的心酸,他们都是战场上真正的英雄,为国家为人民舍生忘死,作为后方的一名医护人员,我心中所想的就是一定要把他们救治好、照顾好。”

  虽然环境艰苦,医疗条件落后,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但这一切的困难都不能打消陈仙玉救死扶伤的念头,“医疗物资确实紧缺,给伤员换下来的纱布我们都要经过清洗晾干消毒再次使用,每次我们都会到旁边的河里去清洗,但是到了冬天,这河水都结上了冰,就只能在冰面上凿出一个洞,然后舀出一些水来清洗,真的很冷,冻得手也僵了,还得随时防着美军的飞机过来轰炸。”说到这儿,陈仙玉老人的眼中泛起了泪光,“碰上轰炸,有的战友来不及躲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牺牲,一阵精神恍惚,悲痛、愤怒涌上心头,那时候,我心里只有两个想法:我是幸运的,我要继续奋战,救治伤员,为国家为人民打赢这场战争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除了救治伤员,陈仙玉他们还要肩负起后勤工作,修马路,保障战场前线与后方的运输供给、伤员运送。“人员缺少,我们女兵上,砍木头、运石头,其他战友都是用肩扛着运送,我试过了不太行,就用头顶着,也算是把自己年少时搬重物的经验用到了实战上。”说到这儿,陈仙玉老人放松了心态,露出了笑容。

  1953年7月,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也宣告了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真的很激动,我们胜利了!”陈仙玉激动地说道,战争结束后,陈仙玉又在朝鲜的基地医院里工作了近七个年头,“回国的时候,心里无比的感慨,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亲切、兴奋,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回国之后,陈仙玉先是去了安徽合肥的医院工作,之后调到了当时北京香山的二分部基地医院,直到1984年退休,这一干就是20年,从卫生员到护士,从护士到医生,陈仙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救死扶伤,为国家为人民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一丝一毫的力量。

  “10月23日,我和李在河都参加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真的是无比的激动,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陈仙玉激动地说道,“现在国家繁荣富强了,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了,短短几十年,我见证了祖国的崛起,令人感到振奋,也希望年轻的一代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奋斗,扛起身上的责任,为国家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奋斗,为人民的美好生活继续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深度
   第07版:丰台·深度
   第08版:文娱·副刊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主体责任规定》学习(扩大)会
中关村丰台园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听取并研究《丰台区议事协调机构管理办法》等事项
首经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丰台调研座谈
夫妇同时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徐贱云调研督导大型社区治理、环境秩序整治等方面工作
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探访发展足迹 讲好脱贫故事
报头
丰台报一版要闻01夫妇同时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2020-10-30 2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