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 邵亦晴)“白天这间办公室是老师们的办公场所,晚上就是我睡觉的地方。”丰台区扶贫技术人才肖彦清在谈到初到涞源县的感受时说,“学校没法洗澡,就连换洗的衣服也没地方洗,看到这样的艰苦环境,我没有打退堂鼓,随着忙碌的工作,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艰苦生活。”
肖彦清是北京市佟麟阁学校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2019年10月,为了支持市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她到涞源县挂职晶华学校小学部副校长,主要负责教学、教研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肖彦清将北京市好的教学理念地带到了晶华学校,她培养的6名青年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她指导的2名教师,在县级国培计划赛课活动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她的倡导下,学校开启了学生们丰富快乐的课余生活,目前开设了书法、绘画、英语、拉丁舞等13个社团。
她将北京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了涞源老区
肖彦清将丰台区、北京市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毫无保留地带到了晶华学校,更新了学校老师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不管在业务能力还是课堂教学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有6名青年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为学校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我发现很多老师以讲为主,学生互动、动手很少,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肖彦清在进班听课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一位青年教师不知道如何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不顾及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整节课下来没有几个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但这里的老师很上进、愿意交流,肖彦清就指出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会老师如何组织好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还组织青年教师专题研讨,一起研究教材,一起备课,研究教法,带领青年教师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学习和借鉴骨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让这些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因为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为了防止老师照顾不过来,肖彦清还引入了“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涞源县组织的教师国培教学竞赛活动中,肖彦清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赛课活动,指导参赛教师上好竞赛课,与参赛教师一同备课研课、听试讲,针对问题再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经过不懈努力,她指导的2名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她开启了学生们丰富快乐的课余生活
晶华学校是涞源县一所最大的私立学校,是中小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学生4700多人,95%的学生住宿。
“下课后,我看到学生几乎没有课余生活,尤其是下午放学后,除了写作业、学习,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我提出学校要开设学生社团活动的建议,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可以先开展跳绳这项运动,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马上得到了落实。”肖彦清说。
学校要求全员参与跳绳活动,不管是在体育课还是大课间休息,学生都在认认真真地练习跳绳。一、二年级小同学从开始的不会跳到现在一分钟跳七八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有的学生已经在练习花样跳绳了。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坚持跳下去,学期末学校还在年级内开展了跳绳比赛,大大增长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项基本的运动技能。
本学期,学校又开设了书法、绘画、英语、拉丁舞、啦啦操、乒乓球、琵琶、奥数等13个社团。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学校社团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社团老师的带领下课余生活更加精彩。
“一年的支教生活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中很快过去了,在这期间我面对一个人刚来到陌生地方的孤独寂寞、父母家人生病不能亲自照顾的愧疚、食宿条件艰苦的困难环境,我没有退缩,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支教让我走进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一线,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历程。”在与丰台区挂职干部和技术人才座谈会上肖彦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