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苑乡有位坚持传承太极拳精神的段老师

  段政军,福海棠华苑社区本地红人,陶然亭公园太极拳团队老师,原宣武区体育总会的武术会员,精通杨氏、陈氏太极拳,多年来义务教学,目前有学员近百人。

  因病结缘太极拳,门外汉变达人

  见到段政军,您一定想不到,他今年已经70岁了,更难想到,在1984年,他曾被医生断言最多只能活三年。“可现在啊,我又整整活了36年喽!”段政军笑着提起曾经的过往。

  当年,还在东北做知青的他,与病魔不期而遇,但他和妻子张淑芝从来没有放弃,定期去医院检查,闲暇时就去公园散心,也正是那时,段政军第一次接触太极拳,跟随老师练习杨氏太极拳。1995年因工作调动回北京也没有放下,直到2005年搬迁至陶然亭公园附近居住,跟随陶然亭的师父学习陈氏太极拳。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段政军越发感觉到了太极拳的精妙,对这项“静中求动,动中求静”的拳术着了迷。他从不旷课缺席,遇到不明白的动作就追着请教师父,或者与师兄弟一起探讨切磋。在家里也是拳不离手,想起某一动作就立马起身演练,就连睡觉前都要在脑海里回顾一遍动作招式。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段政军慢慢掌握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从“门外汉”升级为“达人”。

  不忘初心,“定海神针”段老师

  有邻居提出想跟随段政军学习太极拳的想法,2018年5月,福海棠华苑社区太极拳班正式开班。从最开始的2、3名学员,到现在近40名学员,段政军的名字在邻里间越叫越响,又因为时常会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中登台表演,他慢慢成为了社区“红人”,许多人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向他打招呼,喊一声“段老师”。

  早晨8点半陶然亭公园,下午6点半社区旁的公园空地,天天都能看见段政军的身影。“一天固定的两节课,我比上班族还规律呢。”段老师笑着说。自2005年起,段政军每日都在陶然亭公园做晨练,直到2018年,接过老师的“接力棒”,带领学员们习练拳法。为了不耽误每天早晨8点半的课程,7点不到,段政军就换好衣服,带着收音机出发了。晚饭过后,稍做休息又下楼等待着下一拨儿学员。“既然做了老师,就得认真负责,这是原则。”段政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学太极,首先要做到身法身形、步法步形合乎规范,由此他在教课时,一个动作、招式,都会反复指导示范,做到沉稳与灵巧并行,经常是三五天时间才继续进行下一步教学。他还专门拍摄了教学视频,供徒弟们私下练习模仿。学员们都调侃说:“您老就跟定海神针似的,有您,我们心里踏实!”但他每次都乐呵呵回应:“我的初心就是让大家了解太极拳,调养身体,只要你们愿意学,我就愿意一直教!”

  感悟其道,传承太极拳精神

  多年如一日,他义务传授,不收取任何费用,练拳使用的收音机也是自费购买,到今年,已经是第六个了。学员们要是哪天没来练功,他也都关心惦记着……学员们都夸赞说:“段老师拳好,人更好。”跟随着段政军练太极拳,他们都发现自己不仅拳法日益精进,身体状况也大有改善。家住16号楼的李亚平发自肺腑地感叹:“这两年身体越来越好了,气色也大有改善。”郝长莲、张国英等等也都表示大受裨益,十分感谢段老师的耐心指导。段政军却说:“和大家一起练拳,我的身体也健康呀!我特别愿意大家都能健康幸福,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对段政军来说,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拳术更是一种文化。“36年坚持不懈地练习,太极拳不但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段政军推己及人,更坚定了内心“应该把这么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段政军更是着意培养打太极拳的好苗子,希望有人能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太极拳,传承这项传统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公益
   第06版:丰台·光影
   第07版:丰台·光影
   第08版:文娱·副刊
南苑乡有位坚持传承太极拳精神的段老师
我心中的粮食情怀
丰台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
切记开车不看手机
丰台的山
仓库安全
乘坐电梯注意安全
魏国元送进步青年到南苑军训团学军事
丰台报文娱·副刊08南苑乡有位坚持传承太极拳精神的段老师 2020-12-11 2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