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食”主要指粮,也可以说“民以粮为天”。粮食是人生的宝中之宝,一天也离不开,粮食是国家的压舱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我一生珍惜粮食。
与我的经历有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和国家粮食生产让我牵挂一生。我少年时代是在农村长大的,青年时期又在农村工作了一年半,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每逢“三夏”“三秋”都要去农村劳动十天半月。现在每当听到粮食又丰收了,我便会高兴不已。
回想解放前,我家五口人种了十多亩薄田,因为没有水浇地、肥料不足、无处选优良种子、不懂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很低,种的一年两季小麦、玉米亩产不足200斤,遇到大旱、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粮食会绝收。那时农民种地的辛苦、吃不饱肚子的情景,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抹不掉、忘不了。
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是中国人民要永远铭记的古训。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把“三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三农”,用更多的力量建设“三农”,全社会各行各业支持服务“三农”。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落后贫困已不复存在,今年人民生活将全部实现小康,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是世界脱贫奇迹。
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连续六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根据最近的报道,今年夏粮、秋粮丰收已成定局,2020年可称为“十七连丰”了,连续七年粮食产量都达到了1.3万亿斤,比1949年的2263.6亿斤增长了近五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940斤,较1949年显著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在灾害频发的年头里,粮食生产仍获丰收,来之不易,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啊!我们中国人已经把自己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我国以占世界总量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国人不必担心我国的粮食供应,我国的粮食供应是有保证的。
这些年人们的日子过得好了,衣食无忧了,舌尖上的浪费也随之抬头,在餐饮消费领域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为此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我们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不忘过去的艰难岁月,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我做起,大力推进舌尖上节约的热潮,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
(陈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