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汪鲁兵 李杰)“我现在就是想为社会做点事,在家呆着实在闷得慌。”大雄哥对着上门的社工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愿望。家住芳群园四区的大雄哥今年36岁,是一位轻度心智障碍者,因长时间没找到工作,2020年申请了社会救助。与大雄哥类似的情况不少,很多社会救助对象都询问社区工作人员“能不能在社区给我找点事做”。
丰台区民政局了解到,一些困难群众因为受到年龄、学历、自身障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服务社区、帮助他人的愿望,于是区民政局尝试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探索“接受救助—志愿反哺—提供服务”的模式,让有参与社区服务意愿的社会救助对象参与社区服务,尤其是为其他困难家庭提供志愿服务。
区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北京优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优创)开展“义联益动——困难群众发展计划”项目,建立一支由社会救助对象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并通过专业社会组织引导,针对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家庭开展“安居”“美居”“乐居”三类主题服务,满足困难群众家庭发展需求,实现困难群众群体内部需求互补、互助共享、和谐帮扶。
今年4月,优创安排大雄哥参加义联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困难群众服务所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将百余份清凉物资送到方庄街道、马家堡街道困难群众手中。经过专业社工的工作培训与引导,大雄哥不仅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如物资搬抬、收拾会场垃圾等简单工作,而且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完成了与外界的人际交流,找到了帮助他人的工作成就感。
5月31日,由区民政局支持、北京优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义联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在方庄街道举行,确立了“共建共享 互助共赢 和谐帮扶 持续发展”的理念,标志着丰台区首支由社会救助对象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15名志愿服务者签署了志愿服务承诺书,并将通过志愿北京平台为义联志愿服务队申请注册为正式志愿者组织。
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介绍,义联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原则上在本街道区域范围内,志愿服务方式由定期、灵活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给予志愿者适当的服务补贴。志愿服务队运营资金由丰台区义联益动困难群众发展计划项目支持,专款专用,运营方不向志愿者、被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同时为志愿者按月购买志愿服务意外保险。
“社会救助对象有反哺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我们民政局关键是要找到方法,化愿望为行动,变被动为主动,搭建好平台,引导困难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我们将进一步把义联益动的志愿服务做深做实做细,使之成为丰台区精准救助服务的‘特色品牌’。”丰台区民政局朱纯洁副局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