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团”去内蒙古 做好草原上最幸福事业

  本报讯(记者 张怡飒 通讯员 杜伟光)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以下简称“音三中”)校园里,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他们来自丰台区各个中学,在2022年夏天“组团”走进祖国边陲沃土,只为带出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给孩子们送上一堂堂好课。来自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胡小蒙是团队成员之一,现担任音三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一年多以来,兼任化学教学的他,带领“组团式”帮扶团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与音三中领导教师们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开创了音三中高中部的新局面,也为丰台区与扎赉特旗教育协同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识 深入调研细把脉

  2022年6月,暑假即将到来,由中组部、教育部派遣赴内蒙古薄弱旗县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干部教师人选正在紧张审核当中,包括胡小蒙在内的5位教师名列其中。

  当时的胡小蒙正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带领团队备战高考,考虑是否参加这一项目时,他曾有过顾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赛道,我可以胜任吗?女儿正在上初一,正是成长关键期,我能离开吗……”但这些顾虑和纠结很快被强大的使命感给打消,“能够为国家乡村振兴、为丰台区的教育事业出份力,是组织的信任,也是作为教育人引以为傲的机遇和使命。”小家庭和大后方的支持尤为重要,胡小蒙当下即作出了决定。将近2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让胡小蒙建立了“事在人为”的决心和信心,团队很快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谋划当中。

  7月,胡小蒙提前来到音三中开启暑期调研工作。令人惊喜的是,音三中的教室整洁明亮,智慧黑板、四人间宿舍等硬件条件并不输于北京,而老师们的办公区域则显得陈旧和拥挤。“大爱无声,却藏在行动里,很荣幸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感觉来对了。”胡小蒙说。

  胡小蒙与当地教育局和学校领导深入交流,了解招生政策,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了解每位老师的授课特点,还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胡小蒙已全面掌握音三中教学情况。

  胡小蒙将团队的调研成果形成了十多页的报告,将学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一一讲述。音三中高中部成立仅3年,高中办学管理经验不足,师资紧缺、来源多样、流动性强;教师团队非常年轻,高中部58位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9.4岁,刚刚走上讲台的近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占比超过半数……细数这些短板,胡小蒙深知团队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但音三中当地干部教师的奋斗精神又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信心。

  “困境里往往充满了机遇,找到了短板,便找到了未来工作发力点。”胡小蒙说,学校的迫切困难在师资,未来发展的希望也在师资。经过与当地领导干部沟通,团队将现阶段帮扶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强师兴教”上。“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段发展是否出色,与师资和教研紧密相连,我们要立足于长远,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融入 跨科论学助成长

  在胡小蒙的带领下,团队在规划统筹上紧抓学校教研,将新课改的理念结合校情加以凝练,先后面向师生和家长开设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规范走向卓越》等共15场专题讲座。“从2022年的高一学子开始,内蒙古实行了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制度,这对于已经适应了传统高考的家长来说挑战不小。”胡小蒙坦言,这正是要面向家长开展讲座的原因,“为老师助力,也为家长赋能,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对称,全面育人。”

  秉持着“行胜于言”的职业理念,5位帮扶教师全部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兼任备课组长、带徒1到3人。师徒对子相互听课,让新教师充分反思课堂。胡小蒙非常重视教师的备课环节,提出自主备课、集体备课、实践展示、总结提升这一连贯的教学提升流程,提高备课效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为创新工作方法,打出音三中特色,团队在原有同学科的集体备课和“青蓝工程”教研的基础上,成立了“音三中青年教师论学班”,开展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跨学科研讨。“论学班”以班级的形式进行组织管理,为32位年轻教师搭建朋辈互促的平台。班级成立后,从“共读一本书”“共赏几节课”“共同准备一次家长会”这些贴近青年教师的话题入手展开研讨,使大家更容易获得共鸣,最终服务于教学实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胡小蒙还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组织他们学习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2023年,音三中先后派26名干部教师赴北京十二中开展帮扶工作深度对接和跟岗学习。在7月,音三中则迎来了由北京十二中各学科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天团,大家现场听课说课,集中交流,为音三中教研注入了新动力。

  绽放 破茧成蝶创奇迹

  在音三中师生和帮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水平迎来了质的飞跃,并直观地反映在高考成绩上。在2023年音三中高中部的首届高考中,考生实现了全员本科,在社会上赢得了优良口碑。音三中党总支王东升书记说:“北京水平、三中样子,两者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创造了旗县教育的一份奇迹。”成绩获得的背后,不能忘记奋斗的艰辛,疫情期间,5位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团队老师张明奎今年52岁,是丰台区东铁匠营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目前担任音三中高二数学教师,张明奎在开学数学教师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承担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每周的工作课时加上作业课等达到了32节。生活中的张明奎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上课总得弯着腰,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弯腰的北京大爷”。

  54岁的何红兵是高二化学备课组组长,初期,由于学校的实验楼还未投入使用,化学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实验仪器和药品不足,何红兵便带领化学组的同事和徒弟们积极探索实验创新,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他们用铅笔芯代替的电极材料、用乒乓球粘贴的晶体模型、用气球呈现的电子云模型都进入了孩子们的课堂……何红兵用巧思引领孩子们的求知欲。

  又是一年春草绿,扎赉特旗的草原上抽出了新芽,再次踏上广袤的草原,胡小蒙心中思绪万千。一个不放弃,一直不放弃,齐心协力办好扎旗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高中,是京蒙两地教育人的共同心愿。相信在音三中师生和帮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美好愿景终将成为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城治
   第06版:视觉
   第07版:关注
   第08版:民生
破案退赃 8台被盗车辆返还失主
“组团”去内蒙古 做好草原上最幸福事业
不被套路不被骗 多方携手筑防线
“志愿蓝”守护安全文明出行
收视预选
丰台报综合04“组团”去内蒙古 做好草原上最幸福事业 2024-04-12 2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