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晓翠)日前,记者从位于丰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北京横山书院了解到,11月11日,以“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从钱塘江到西湘记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文化中国讲坛成功举办。
现场,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北京横山书院院长陈洪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院士以“片知万物而不知人道”道出了文化对个人乃至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并以其创作的一曲《无意》歌,向大家讲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会。
主题讲座环节,杭州市委原书记王国平详细阐述了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回顾了其在音乐、读书等方面的学习历程,从“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心为要”三个方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及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指出,吴越大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其创作的《咏湘湖》“能不忆江南,西湖与湘湖,吴越千山秀,钱塘两明珠”开启了湘湖的诗意之旅。
在下午主题讲座现场,陈洪教授表示,文化传承离不开人,知人而论世,每个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个体命运、历史作用等都是中华文化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原副校长李焯芬在《一带一路十年成果》的讲座中从五个方面勾勒出了中国过去十年“一带一路”蓝图建设的重要成果及建设中的障碍和挑战。
嘉宾对话环节,白岩松先生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教授以及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先生以“言说湘湖—亚洲文明之光”为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现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用一个个经典的相声片段,与大家一同回顾了“马季先生的作品与时代”。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讲述阅读经典书籍对传承中华文化和做好“第二个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并就作为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的“杜诗”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
“迄今,文化中国讲坛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北京横山书院已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芳华,岁月沉香,历久弥醇。”北京横山书院执行院长韩淑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