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塔街道以“倍增计划”和“伙伴计划”为抓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关口,街道贯彻落实丰台区委区政府“倍增追赶、合作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化“一盘棋”工作体系,聚焦服务大局,不断砥砺前行,深度挖掘辖区优质资源、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开展系列工作惠及民生,推动区域“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取得更大突破,青塔街道以崭新的姿态创新发展,书写时代新篇章。
做“贴心管家” 建设街道新格局
为统筹推进丰台区“倍增计划”“伙伴计划”实施,青塔街道将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逐步形成主要领导部署、专班服务、部门协同的“一盘棋”招商工作体系,为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贡献青塔力量。
青塔街道对辖区红星美凯龙、嘉源京大、北协建设、水产科学研究院等33户重点企业落实了对口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完善调整了领导服务联系表,把对口联系企业形成责任制度,量化细化到人头,确保人人有联系企业、人人有责任。以靠前服务企业为抓手,强化辖区税源建设。借势青塔村棚户区改造,新设北京建城丰汇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8亿元,预计该项目营收约40亿元。吸引注册资本35.8亿元的北京金隅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青塔。
除8家“服务包”企业外,按照留区税收规模、企业发展潜力,将33家企业纳入重点服务企业名录,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主动上门听意见、送政策、送服务,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已累计为企业推介政策40余次,办结“服务包”企业诉求70余条,持续营造“拴心留人”的优质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舒心、放心、省心地在辖区发展。
街道合作发展办公室、工会、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对企服务组织,结合自身职能,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座谈、观影、培训等系列活动,组建商会,促进企业之间交流共享,进一步增强实力型大企业归属感,提振中小型企业发展信心。
促优营商环境 展辖区特色经济
街道加大惠企纾困力度,深入落实“丰九条”等激励性政策,依托“服务包”机制,及时更新服务包企业清单,通过行业联动、城乡互动,进一步放大青塔街道“两纵两横”主干道企业集聚效应,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引导公众走进青塔、推介青塔,2023年上半年举办乐嗨青塔“北斗定向”消费季活动,辖区内餐饮、购物、维修、法律援助等各类便民业态的1.2万家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同参与,累计引流到店消费2.2万人次,商家优惠500余万元,拉动消费近5000万元。同年9月,街道携手辖区翠微大成路店联合举办了“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文艺晚会暨首届社区市集活动,促动销售额再创新突破,构建起了“家门口消费,家门口服务”的经济新模式。
青塔街道充分挖掘商圈优势,将空间资源与特色经济一体谋划,打造美食文化消费圈。街道“两纵两横”的主干道上遍布数百家餐饮企业,“外卖+外带+堂食”的数字化餐饮经营模式有效扩大了青塔美食文化影响力,形成辖区经济发展新动力,大众可在青塔全方位便捷顺畅地享受到北京各类美食。在此基础上,青塔街道持续推动特色美食与便民服务一体化,构建餐饮服务有机体,积极推动“餐饮服务圈”建设,以满足辖区居民美食需求为目标,协同餐饮企业因地制宜传承与创新中华饮食文化,将青塔打造成美食特色聚集地。
聚民生关民情 打造宜居宜养新青塔
青塔村棚户区111个宅基地院落全部签约并拆迁完成,拆除违法建设2万余平方米,腾退土地25万余平方米,对清洁队宿舍、岳各庄村二站、三站平房区开展平房区拆违治乱消隐患百日攻坚行动,共拆除清洁队宿舍公共区域违法建设、私搭乱建4313余平方米,最大限度消除了辖区平房区综合性隐患。开展给排水管线整治。对岳各庄清洁队宿舍室外给排水管线进行更换,连接户内给排水点位和室外排水井及给水管共计145户;对红庭小区外污水管线接管井进行更换,切实解决红庭小区、清洁队宿舍下水管道堵塞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完成郑常庄308号院完善类改造任务,对上下水、架空线、照明设施、垃圾站、无障碍设施、破损道路等进行改造和修复。正在持续推进春园小区老旧小区完善类改造项目,项目改造范围包括春园小区3栋主体建筑架空线入地、上下水改造、楼体清洗粉刷、绿化补建、修补破损道路、无障碍设施和适老性改造,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完成芳塔路、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周边道路的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任务,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街面环境。开展公共空间升级改造。依托现有绿地系统和公共空间,开展街心公园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调整优化公园布局,绿化美化环境,打造全龄共享、复合利用、环境友好、活力创新型街区公共空间,进而成为激发街区活力、推动街区有机更新的有效触媒。
街道开展十一学校中堂学校校园周边200米综合整治,为学校设立安全标识、添加网格线,优化周边环境秩序,确保学校如期开学。打破传统招聘方式,举办“百万千万”商业服务业线上招聘会,同步进行“直播带岗”,为求职者精准匹配岗位、企业招收适配人才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就业平台。定期摸排空置岗位信息,做好单位招聘登记,积极开展线上及线下招聘会,共走访辖区企业68次,已为582人办理了求职登记,采集空岗信息1597个。深耕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街道尝试打造区域养老服务和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运行机制,保证辖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青塔东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岳各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已于今年正式运营。街道同步开展千人养老床位建设,加快完善养老服务助餐体系,已有4家社会餐饮企业正式开展养老助餐服务。
力促便民网点平衡配置,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街道持续加强对辖区各类便民网点的动态管理,每月对新设、关闭网点实地走访,做到资源底数清、情况明。实施信息共享,及时发布空置资源清单,通报辖区业态空白点、聚集点,引导、鼓励新增网点经营方向因势利导、“避多就缺”。2023年大成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并被列为我区首批示范生活圈建设试点,提前经过市级验收。
街道便民服务日益优化,设立了“帮办代办”窗口,让不方便的群众办事“无障碍”;设立了“政务会客厅”,相对独立的空间,在涉及低收入人群个人说明情况时,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建立了“母婴服务角”,为特殊群体的出行、办事提供便利;开设了图书角,营造书香氛围,缓解办事群众在等待中的浮躁情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日益丰富,街道依托辖区资源,面向百姓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京剧专场、电影放映、专题讲座、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等活动千余场次。
街道全力筑牢平安青塔建设根基,制定并下发各项职责分工方案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源头防范、系统治理转变,为辖区居民安装联网型独立报警器2045个、电梯阻车(池)器31个,配备关爱人群“四件套”150组、移车器17部。积极协调西客站特勤中队、郑常庄消防站,结合“512”国家防灾减灾日、“616”安全生产宣传月、“119”消防日等重大节日,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和实操实训百余场,有效提升辖区火灾隐患实时监测预警能力和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好“大接访”工作,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广泛动员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面防控,做好重大活动期间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切实维护区域安全稳定。
促辖区产业链形成合力 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据悉,下一步青塔街道将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积极助力辖区产业发展、合作共建,结合辖区特色开展经济文化活动。不断加大企业走访力度,进一步加强政企黏性,提升在区企业获得感、幸福感,提高企业在丰台长久发展的动力,推动税收稳步提高。持续做好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加快兑现政策扶持资金,助企纾困,调动企业更多税款汇集到青塔来。
持续对接产业资源,促进辖区产业链形成合力。将现有的房地产开发、建材销售、工程建设等企业有机整合,积极对接合作资源,促进共同开发,逐渐形成产业合力。引导激发存量企业优势,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加强对存量企业的走访服务,做企业的好朋友,关心企业发展,协助解决发展难题。加大招商政策宣传力度,依托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寻找新的招商契机。深化落实“村地区管”制度,精管善治,促进村域经济转型。持续推进岳各庄村棚改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制定、郑常庄村集体产业项目落地、加速青塔地区街区控规编制,有效弥补村集体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回首过去,东风浩荡满眼春;展望未来,万里征程催人急。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青塔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共谱新时代青塔发展的新篇章!
■ 青塔街道 供稿
街镇档案
青塔街道
青塔街道位于区境北部。北至莲石东路与海淀区永定路街道相邻,东至西四环中路、水衙沟路与六里桥街道接壤,南至京港澳高速、万绿园小区与卢沟桥街道、六里桥街道交界,西至青塔西路、小屯路与卢沟桥街道相连。
明清至民国,街道辖区属宛平县和城郊区。1949年初,小瓦窑、大屯、田各庄、大井村南北一线以西属丰台区,以东属白云观区;同年4月,北平市进行区划调整,丰台区改称第二十五区,卢沟桥乡辖区内各村属于第二十五区;6月,第二十五区改为第十五区。1950年8月,第十五区改为第十二区。1952年9月,第十二区改为丰台区,卢沟桥乡全境隶属于丰台区。2020年12月31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复,同意丰台区变更部分行政区划。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安排,2021年7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青塔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卢沟桥街道、原卢沟桥乡北部青塔地区12个社区和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地为青塔蔚园24号。
辖区内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金隅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中央、市属单位;有1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有医院,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区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街道经济以商业服务业为主,有岳各庄批发市场、红星美凯龙建材商城以及物美超市、翠微百货等商业企业。
水衙沟自西而东,流经域内中部。辖区内道路纵横,西四环路、青塔西路两条干道贯通南北,大成路、梅市口路两条干路横贯东西。
■ 来源:区党史办
丰台地名故事
青塔街道因青塔村得名
该街道因青塔村而得名。明代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外城西郊有“林青塔、蒋大人坟”。从地理位置以及地名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二者所在的地域就是今天丰台区的“青塔”“蒋家坟”。随着时代的延伸,后来者对坟茔主人的情况越来越模糊,“蒋大人坟”也就变成笼统的称谓“蒋家坟”了。《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林青塔”,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西郊地图》标注为“青塔村”,此后青塔一名沿袭至今。
■ 来源:《丰台地名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