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书香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业兴 餐桌丰:丰台种业解锁美食新密码
“丰味人间·种缘餐桌”
  第31届北京种业丰台大会上,各类水果吸引嘉宾纷纷驻足拍照。

  多彩大白菜,好看又好吃。赵自谦 摄

  第31届北京种业丰台大会上,优质品种瓜果吸引嘉宾关注。特约记者 刘平 摄

  日前,笔者有幸参与了丰台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数场种业相关活动。一粒小小的种子,却蕴含着高科技,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维系着亿万农民的生计。种业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焦点。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而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国对种业的发展与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推动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面对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我们必须加强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强化育种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并着力提升种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丰台种业:

  从种子到味蕾的华丽蜕变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要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养育十四亿人口,无论是粮食还是蔬菜,没有核心的种子资源,何以确保丰产高产,又何以保障食品安全?在农业领域,无论是广袤无垠的大农场,还是农人自家的小庭院,栽瓜种豆都同等重要。不同的是,损失的价值有所不同。自家种的瓜会出现枝繁叶茂而看不到果实的现象,这对于农民和大农场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这是关乎饭碗的大事,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闪失。年少时,我常见大人们将最饱满的作物留作种子,甚至专门划出土地种植种子粮,影视作品中也不乏因卖种子粮而败家的荒唐所为,这些都深刻警示我们种子的重要性。

  丰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在京的各科研院所的支持,致力于发展高质量的种业,确保老百姓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1月,区农业农村局在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举办了“丰味人间·种缘餐桌”种业项目总结暨成果品鉴会。丰台农业人一手抓科技支撑,一手抓科普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和种子与餐桌的紧密联系。近年来,丰台区紧握种子这一农业的“芯片”,立足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文化,聚焦产业集群,书写着新时代的“土特产”篇章,为北京全力打造“种业之都”贡献了丰台的力量。凭借丰富的种业大会举办经验,自1992年第一届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召开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31届,并于2021年首次升级为国家级盛会——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成为全国种业行业办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这些为北京市和丰台区的优质种业资源实现成果转化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种业与餐饮文化的融合,

  引领健康饮食新风潮

  北京作为大都市,其粮食蔬菜等食品供应不能完全依赖外调,必须有一部分实现自我保障。那么,如何保障首都的食品供应呢?优质种业无疑是一产农业种植的坚实保障。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丰台区在保种和育种方面并重,培育出了众多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如“形似拇指,外皮光滑,色泽鲜亮”的水果新宠——拇指黄瓜;还有“大者如成人拳头,圆润饱满,小者则玲珑可爱,外形既像苹果,又似蜜桃,表皮细腻光滑”的丰台区土特产老品种——大黄小黄苹果番茄;以及“一棵白菜有五色,菜帮白,菜心紫,橘、黄、绿向外渐变”的科研智慧结晶——多彩白菜。此外,还有从北京地方特色老品种中挖掘、恢复利用的新口感型苹果青番茄,以及丰台独有的心里美萝卜、北京六叶茄、九叶茄等传统口味蔬菜品种。同时,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草莓水果番茄、樱桃番茄等优势品种,以及丰产性高、商品化优良的彩椒、甜椒品种,“金童玉女”黄瓜等也是市场的主推品种。而丰台南苑稻,更是从皇家御膳到现代珍馐的见证,其“晶莹剔透、香气扑鼻、清甜软糯”的品质,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展现了丰台区现代农业的奇迹。通过引入旱直播技术,打破了传统稻米的“水作”模式,实现了节水、节肥、高效、环保的种植方式。全程标准化管理则确保了稻米品质的全产业链安全可追溯。

  农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育种难,保种亦难。当下,种业应结合消费和科普,向公众展示从种业到餐桌的艰辛过程。作为新农业人,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也不能只关注大田和大棚的种植情况。我们应挤出时间撰写“吃的科普”,利用新媒体宣讲美食惠农的知识,运用“烹饪科技”这张王牌,向广大消费者展示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特色农产品制作出美味、营养、好看的佳肴。例如,我们的多彩大白菜可以如何烹饪,我们的丰台御米可以如何搭配,我们的一棵多彩大白菜和一只北京地标的油鸡可以如何烹制出美味佳肴。这些都是突破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瓶颈的生动实践。通过加强种业与餐饮文化的深度融合,我们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对传统的超越,以差异化优势引领健康饮食的新风尚。

  种子是保障食物供应的基础,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种业发展的成果最终需要通过三产融合来满足百姓的餐桌需求,而种业全产业链的“神经末梢”也必然延伸到“吃”的环节。区农业农村局的活动完美诠释了“种业成果与美食惠农”的理念。丰台种业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在发展中不忘初心,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从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的探索之路。这条连接品种、美味和健康的探索之路,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丰台的新活力。同时,丰台种业的这种一二三产结合、科研+挖掘+保护+推广+科普+消费的多赢“丰台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愿丰台种业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消费升级,为构建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农业产业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北京市科技特派员 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 王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城治
   第07版:书香
   第08版:视觉
12月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一)
“丰味人间·种缘餐桌”
广告
丰台报书香07“丰味人间·种缘餐桌” 2024-12-02 2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