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休养生息。人体亦是如此——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剧烈的降温,各项功能处于低谷期。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牢记中医“五防”“三藏”,能让你少生病。
“五防”
防头寒
冬季气温低、风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寒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因此,大家要注意头部保暖、防头寒,日常出行可以戴帽子来保暖防寒。
防颈寒
颈部是人体“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穴位。穿立领装、戴围巾都是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还可以给脖子保暖。
防鼻寒
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想要提高鼻子耐寒能力,大家可以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晨起、晚睡前各按摩一次。
防腰寒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处,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穿衣服时要护好腰部,不要露出腰部,以免腰部受寒。此外,大家还可以用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防脚寒
寒从脚下生,冬季防脚寒,可以选择泡泡脚。
温度:水温控制在40℃左右,泡脚水要淹没踝关节处,可以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
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泡后脚部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按摩:泡脚后,先用毛巾擦干脚部,再用手按摩脚趾和脚掌心2~3分钟。
“三藏”
藏阳:固护阳气
冬季养生,应注意:避寒就温,衣服要穿暖;不要过度劳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尽量少出汗,不要剧烈运动,避免损耗阳气,可以选择比较平缓的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
藏精:养好肾脏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如果冬季不积极给身体“藏精”,就没办法为来年春天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也就会更容易生病。
冬主肾,冬天是肾脏藏精气的时候。在中医理论中,肾脏具有储存、封藏人体精气的作用,它的这种封藏之本,跟冬天收藏的特性是比较吻合的,所以冬季养好肾脏很重要。家中可以常备黄精,帮助补肾益气。
此外,大家还可以经常按一按肾俞穴,帮助温补肾阳。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便取穴:在后腰部找到正对肚脐的位置,左右大约2横指宽,就是肾俞穴的位置。
操作步骤:两手搓热后,把手心放在肾俞穴,上下揉搓,搓到腰部发热就可以,可以每天早晚各搓3分钟左右,帮助温补肾阳。
藏神:多晒太阳
藏神,就是要“内藏神气”。冬季日短夜长,光照时间缩短,人体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体力衰退、睡眠不稳、身体疲乏等现象。想要缓解这些不适症状,大家平时可以多晒太阳,感受太阳的温暖与明亮,帮助调节情绪。
(CCTV生活圈、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