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善元)一家家首店落户丰台撬动商业活力,一项项惠企政策构筑丰台发展基石,一系列引才聚才的举措汇聚起磅礴力量。近年来,丰台区正全力打造“活力之城”,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书写着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招商引凤” 点燃城市新引擎
当下,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用一杯咖啡开启美好的一天。对于在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的白领,不久前喏町咖啡的落户,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增添一抹惬意。推开咖啡店的门,浓郁的咖啡豆香气便扑鼻而来,原木色的桌椅和错落有致的摆设,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手捧一杯美式咖啡轻啜慢品,或与同事低声交谈,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滴。“以前园区里能选择的咖啡店不多,现在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家的手冲咖啡味道很特别,而且店里的环境也很舒服,工作累了来这里坐坐,和同事聊聊天,效率都高了不少。”在附近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小李说道。记者了解到,喏町咖啡严选所用食材,为每一颗咖啡豆量身打造烘焙曲线。此次落户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的,是集产品研发、展示、消费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总店。
截至2024年11月,园区已引进落地高精尖企业近300家,其中包括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丰台区乃至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这背后,是园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更得益于享受着丰台区“独角兽八条”“丰九条”“高新八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营造了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生态。
前不久,丽泽商圈增添的两家人气“爆款”为丰台带来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随着《2025年北京米其林指南》的发布,主打福建菜的“福建菜馆”成功入选,成为丰台区首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也成为自2020年北京米其林指南首次发布以来,首家上榜的闽菜餐厅。
餐厅不仅在食材上精挑细选,依托厦航的航空物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更以美食为载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闽菜及其背后深厚多元的八闽文化底蕴和风采。同样在丽泽天街,新开的运动品牌lululemon的丰台首店,吸引了不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在丽泽平安金融中心上班的许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我一直很喜欢lululemon的运动服,听说这边开了新店,就赶紧过来看看。”记者发现,lululemon吸引了不少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可以在工作间隙或下班后购置新装备,这为有运动需求的年轻人提供了便利。(详见04版) (上接01版)
从一杯咖啡的香气,到米其林餐厅的星光,再到运动潮流品牌,不同的元素共同奏响了丰台“活力之城”的商业新篇章。近年来,丰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护航企业扬帆远航
近年来,丰台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创新举措的落地,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加优渥的营商环境,也为“活力之城”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走进位于丰汇中心的北京民企会客厅,这里不仅有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还设有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法律咨询和纠纷解决服务。同时,这里还是全市首个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承担着重要的服务功能。入驻会客厅的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就办理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税务信息确认、变更等45项政务服务,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据了解,2024年10月,北京民企会客厅在丰台区正式启用,这里汇聚了政府部门、专业服务机构、商协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为民营企业提供包括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政务服务、人才引培、资源链接、政企沟通等在内的全周期服务。
丰台区还积极搭建法律服务平台,促进法商融合发展。2024年11月16日,丽泽法务论坛在丰台举办,论坛以“共建法治协同格局 共促法商融合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参与。论坛上,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中心、京津冀律师驿站等法律服务平台相继落地,北京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工作站和丰台法务区检察工作站也正式入驻。
值得一提的是,《丰台法务区检察工作站工作办法》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围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涉检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加强行刑双向衔接等重点任务出台了13项具体工作举措,为辖区“两级三院”检察机关开展法务区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加强横向纵向沟通交流、推动检察业务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指导。此外,《丰台区“法治副村长”工作规则》的发布,则将法律服务延伸到了乡村基层,通过“一村一人”的原则,为乡村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和落地,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也增强了企业在丰台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学子回家”筑牢人才高地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户的“梧桐树”,完善的人才政策则是留住人才、成就事业的“金巢”。“丰台·学子回家”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为“活力之城”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撑。
2024年的“丰台·学子回家”活动,不仅推出了“丰”赋青年服务计划IP,还首次推出青年创新创业“三个一批”支持计划,提供实践就业岗位、优惠创业空间和人才公寓等“真金白银”的支持,还打造了“实习生”“见习生”“实训生”之“三生有幸”成长计划,助力青年学子跑出就业“加速度”。
丰台区还开展了“学子回家 扮靓家园”活动,组织青年学子参与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在大红门,由青年学子绘制的“一镜到底”百米长卷,就生动地展现了丰台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
此外,丰台区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协同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通过举办名校博士丰台行、“脑与人工智能”中德学术交流沙龙、“全球青年创新对话”等活动,推动青年人才和高端产业要素向丰台集聚。“北京大学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交流实践基地”在丰台落地,也进一步促进了国际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丰台区在南中轴地区设立了北京市首家集“政务+文化+生态+市场”要素于一体的“国际人才港”,统筹政务服务事项,开设“人才服务专区”,提供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出行礼遇等“一站式服务包”。同时,丰台区还依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创新联合基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掘储备优秀青年人才,筑牢丰台人才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