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伟)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地下水水质的安全、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近日,丰台升级自动监测井,就相当于监测人员的“眼睛”,随时观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可以看到,这口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埋深是3.67米,水温是14.1摄氏度。”在丰台区的一处水位监测点,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为记者介绍了监测井的使用情况。
据了解,丰台区已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布设多口监测井,紧盯地下水各项数据变化,解决地下水“看不见、摸不着、管不住”的难题。地下水监测井的模型深度一般在地下30米到40米,地下水通过监测井的过滤器进入到井管中。目前,在丰台区共有195口监测井。
“相比传统的监测方式,不断完善的自动监测井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深埋地下的各处监测井让原本看不见的地下水实现‘可感、可分析、可监管’。监测井可以逐小时传输监测数据,监测12项地下水水质数据。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丰台区地下水水位稳步上升,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