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强 王成)在丰台西站,调车长李进所在的乙班十一调是车站2024年度自控型班组,曾多次在集团公司及车站的各项先进评比中载誉而归,先后获得北京市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党内优质品牌“红运”调车组等诸多荣誉。
这个平均年龄30岁的先进集体深知每一个荣誉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小伙子们在春运的战场上坚守到底。
春运期间车站调车作业量明显提升,日均办理出入车接近2.6万辆,六场编组场里一列列满载电煤等民生物资的货车如同钢铁巨龙蜿蜒驶过。
立春节气以后北京地区气温骤降。编组场中寒风凛冽呼啸,体感温度接近零下二十摄氏度。面对极寒天气,十一调的小伙子们似无畏的勇士,紧紧扒乘在货车车辆上,争分夺秒地解编车辆,为保障春运物资运输的顺畅全力以赴。
调车组的小伙子们常常是刚完成一趟任务,顾不上喘口气,回到间休室喝口水便又迅速投入到下一趟作业中。为了提高调车作业效率,他们总是大步流星地穿梭在股道间,频繁的行走使得鞋底不到两个月就被磨得平滑光亮。
“这几天轨道旁的温度至少零下十几度,站在旁边,寒风刮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李进是乙班十一调调车长,作为一名优秀青年,今年是他工作后经历的第4个春运。
“停车”“启动”……他手中的电台不时传出信令。为抵御严寒,防止皮肤被冻伤,李进所在的乙班十一调的小伙子们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帽子和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在户外作业没一会儿,身体的热量就被寒冷的空气迅速抽走。
连结员李恒背着电台,在寒风中步伐有力地检查车辆的连挂状态、货物的装载状态及车辆的防溜状态。每检查一节车厢,他都要用力搓搓冻僵的手指,才能让动作稍微灵活一些。
谈到自己的工作,李恒感慨地说,“今年过年是在岗位上过的,自己感觉特别有意义,能够保障千家万户年货的运输,很有成就感。”
在寒风的肆虐下,钢轨、车体都被冻得冰冷刺骨,站在股道边,寒风如针般扎在脸上。尽管天气寒冷,调车组安全员齐霖执行标准化作业却丝毫不含糊。“干活就得干标准活儿,不能因为天儿冷就简化作业程序。”年轻的齐霖坚定地说道。
“十车……五车……三车……减速……停车……”车辆连挂作业开始,李进通过无线电台大声呼叫停留车距离,他与司机密切配合。车辆连挂完成后,他按下紧急停车按钮,进入狭窄的钩档作业。
钩档间寒风呼啸,他要在这冰冷的环境中对车辆软管进行连接。寒风灌进衣领,冰冷的金属部件让他的双手每完成一次操作都异常艰难。汗水在脸上凝结成冰碴,浸湿的衣裤被寒风一吹,变得硬邦邦的。一天下来,上百次的弯腰、站起,几十次的上车、下车,铁路调车人员的艰辛展露无遗。
春运期间,五场乙班平均白班编组40列、夜班编组43列,接到调车计划后,常常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从编组场的北头到南头有1公里多,在满是车列的编组场内来回往返,一个班12个小时下来,步数轻松超过2万步。
李进和本班组的同事们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避免作业中行人、车辆冲道危险的发生。李进和连结员张小涛还利用歇班、机车整备时间,制作《调车作业安全提示图》,参与五场车间站场环境整治,为保障作业安全和良好的站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车间干部职工对乙班十一调的几个小伙子都赞不绝口:“工作上,他们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学习上,他们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铁路青年的精神风貌。”平均年龄30岁的乙班十一调青年们充分发挥着党内优质品牌的先锋模范作用。
连结员刘奕龙满怀深情地说:“调车作业守规矩是保障车站安全的关键,虽然天气寒冷、条件艰苦,但是看到一列列货车编组成列,安全准点地开往全国各地,无数的物资及时送达千家万户,心里便会涌起一种自豪感,觉得所有的坚守和奉献都是值得的!”
车轮滚滚,为保障春运期间重点物资高效运输,车站调车组的小伙子们日夜坚守、不畏严寒,在冰天雪地的考验下为南来北往的车辆“穿针引线”。他们将继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守护着丰西枢纽的安全畅通,为春运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