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油气执法监管水平为抓手,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科学、精准、依法治污。
“执法+普法”双箭齐发
聚焦“业务重点”,掌握新规执行标准。2024年4月,北京市《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新标准正式实施。区生态环境局召开新标准宣贯培训会,市环科院研究员与执法人员交流新标准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夯实执法业务本领。
聚焦“责任难点”,提升企业守法意识。为推动油品储运销环节VOCs污染减排,区生态环境局开展辖区成品油经营企业执法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2024年5月,区生态环境局针对某加油站不正常使用油气回收装置进行处罚,成为全市加油站新标执行的首案,起到督促企业依法规范油品储存和使用的社会效果。
聚焦“新标要点”,打通宣贯“最后一公里”。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严管+厚爱”监管方式,结合新标认定方式、限值要求、监测方法、操作规范、整改路径等问题,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指导企业落实夏季错峰装卸油工作。
“执法+帮扶”双策并重
强化行业监管,凝聚执法监管合力。依托夏季VOCs治理攻坚行动,严查机修车间或调漆间密闭不严、烤漆房底棉更换不及时等行为,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问题。充分发挥在线监测、用电监测等科技优势,落实“预警—发现—通报—核查—整改”闭环管理机制。
提效企业帮扶,全面提升治污能力。面向汽修企业召开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培训会,着重讲解“创绿”路径方法和VOCs排放治理建议,明确汽修企业创绿提级方向。邀请专家指导汽修企业完善“一厂一策”提升方案,逐项分析指标,开展绩效提级,完成11家汽修企业提升为B级。
“执法+科技”双轮驱动
突出非现场监管,探索执法监管新模式。按照通用检查、重点行业及监测高值三种应用场景,区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效能,建立非现场问题线索周报机制,已组织开展用车大户非现场检查600余家次,非现场执法占比达60%以上。
运用科技赋能,突显精准执法新效能。充分利用机动车排放视频监管系统、卫星遥感、黑烟抓拍、走航车等新技术,及时推送检查任务。对辖区12吨以上重型货运车辆开展24小时监控,对发现的违规车辆进行轨迹溯源。通过设置电子围栏,提示车辆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用车大户全方位监管。
(区生态环境局 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