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马婧婧 李鸿江)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交通广播《交广会客厅》特别节目《两会高见》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六局丰桥公司建设者王足刚,围绕铁路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安全保障、区域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这位深耕一线15年的“工匠”,用实践经验与真知灼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建筑行业一线工人的代表,王足刚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建议,二是关于完善建筑行业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障的建议。他指出,当前行业面临农民工健康意识薄弱、企业健康管理不足等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健康监测体系、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等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在安全管理方面,王足刚特别强调了涉铁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他以营业线施工为例,指出在25kV—29kV高压环境下作业的风险,并建议提高安全措施费用的标准,以应对复杂工况、绿色施工要求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如果该建议得以实施,将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是王足刚代表去年在两会期间提出的重要建议,也是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王足刚分享了中铁六局在这一年中的创新实践成果。在雄商高铁河北段,团队研发的9米大节段造桥机实现了国内首次应用,通过自动监控、走行和模板调整技术,工期大幅缩短了86天,安全与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该设备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本。
作为京津冀铁路建设的亲历者,王足刚见证了“轨道上的京津冀”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京滨城际铁路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北京与天津的第三条高速铁路通道,而雄忻高铁则是雄安新区“四纵两横”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他以津兴城际铁路永清站的建设为例,指出这条线路不仅有效缩短了北京与周边地区的通勤时间,还推动了沿线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