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
为戏曲“出海”打造“戏剧朋友圈”

  本报讯(特约记者 何洁)“放眼世界,不同文化背景诞生了不同的戏剧样式,当找准了不同的戏剧形式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特征的契合点,戏剧艺术就可以展现出超越国别的巨大魅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在接受“学习强国”记者采访时说。

  昔有京剧的华丽扮相惊艳世界,今有昆曲的水磨腔调唱响国际。中国戏曲的“出海”之旅,已非简单的文化输出,而是在世界文化的土壤中,悄然绽放出中华艺术之花。然而,相较于西方戏剧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中国戏曲仍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如国际舞台上的常态化演出尚显不足等,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其进一步跨越文化界限,实现更广泛的“破圈”。

  在尹晓东看来,破解戏曲国际化难题的关键在于“双向奔赴”。“一方面要主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节;另一方面要邀请国内外知名剧院、院校和艺术家参与,在展示交流中提升中国戏曲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设立戏曲国际传播专项基金,出台配套措施,对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项目给予资助。”尹晓东说,中国戏曲学院正牵头组建“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联盟”,打造常态化的“戏剧朋友圈”。

  面对国际舞台日益多元的需求,戏曲创新势在必行。尹晓东提出,应当采取传统经典剧目与新创剧目并重的策略,打破对外交流仅局限于传统剧目的现状。

  他建议支持戏曲院团、院校及艺术家们推出更多既反映时代风貌,又富含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同时,鼓励国内外艺术家开展联合制作,以推动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中国戏曲学院通过组织对外交流演出等系列活动,一方面培养出了一批既精通外语又深谙戏曲艺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与国外院校合作,共同建立了中国戏曲海外教学实践基地,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常态化的品牌活动,使外国观众逐渐爱上中国戏曲,助推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尹晓东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5版:综合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社会
   第08版:健康
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
智能建造+安全升级 为铁路建设装上“双引擎”
用AI技术进行文化创新需怀持“定力”
为戏曲“出海”打造“戏剧朋友圈”
越是走进AI时代,文科越有价值
丰台报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03为戏曲“出海”打造“戏剧朋友圈” 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