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姜晨 王泽珏 王嘉明)针对老年人就医转诊不便问题,区医保局迅速建立首诊转诊联动机制;面对社区蚊虫滋生困扰,造甲南里社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系统整治;针对大风天气导致的电缆脱落隐患,韩庄子西里社区第一时间联动抢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丰台区各单位、街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原则,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快速响应 解决老人就医难题
“家里老人需要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首诊转诊后才能去医院看病,老人岁数大了,腿脚不便,记性也不好,看病还得想着定期先去办转诊,不然报销不了,对于老人来说真是特别不方便。”一位辖区老人的子女通过电话反映这一情况。近期,丰台区医保局陆续接到市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城乡老年人需要定期进行基层首诊转诊后才能到其他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否则医保基金不予报销的问题。
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丰台区医保局的高度关注,为了解决此问题,区医保局立即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城乡老年人医保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
工作人员主动与辖区定点医疗机构联系,深入基层、直奔现场,详细了解首诊转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卡点难点。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医保局和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搭建起社区老年人首诊转诊联动工作机制,区医保局结合“干部包片联系街镇”及政策宣传进社区等活动,主动宣传首诊转诊和家庭医生签约免转诊的相关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片区内需要进行转诊的老年人进行分类施策、按需服务,并开通到期提醒及现场引导帮办等服务。
通过对诉求件的细致分析、快速回应、高效解决,及时帮助来电市民办理了转诊手续、解释了相关政策并安抚了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流程便捷化,服务有温度。这一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回应和认可:“实实在在为老年人解决看病就医方面的困难,解决了我们不知去哪办、不懂怎么办的困扰。”
治标治本 解决居民楼蚊虫泛滥问题
“嗡嗡嗡……”近日,造甲南里社区12号楼的居民被这烦人的声音搞得苦不堪言。楼道内蚊虫泛滥,居民家中也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居民们纷纷向社区反映,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社区接到诉求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蚊虫滋生的情况及居民的困扰。在走访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楼道内蚊虫密度高,尤其在检修井周边,蚊虫更是成群结队,让人望而却步。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社区立即联系小区物业召开协调会,并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楼道水井和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消杀人员身着防护服,携带专业设备,对每一个可能滋生蚊虫的角落进行了细致处理。同时,社区还聘请了专业的给排水公司对楼宇的排水系统进行排查。经过仔细检查,最终确认问题根源是污水管道返流,导致污水倒灌至单元楼道内的检修井,积水在高温环境下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
问题根源找到了,社区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展开修复工作。施工人员首先对破损的污水管道进行封堵修复,切断了污水返流的源头。同时,更换了5块老化的检修井盖,确保密封性,防止蚊虫通过井口进入楼道。在修复过程中,社区网格员每日跟进施工进度,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经过连续作业,楼道内的积水终于消失,蚊虫数量显著减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12号楼的王女士感慨地说:“以前晚上都不敢开窗,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感谢社区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大风刮落电缆 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在韩庄子西里5号楼南侧,一根通信电缆被大风“扯”落。路过5号楼的王大爷急忙掏出手机,拨通社区电话反映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小马和小刘到达现场后,迅速分工:小刘在周边大声提醒过往居民注意安全,小马则立刻联系中国联通的线路管理部门。电话接通后,小马清晰地说明了故障地点与受损状况,管理部门表示会即刻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前往抢修。
考虑到垂落的电缆随时可能引发意外,小马和小刘决定马上设置临时警戒线,将危险区域隔离起来。小马守在警戒线旁,耐心地向居民解释情况,告知在维修完成前切勿靠近。居民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还有不少人主动帮忙维持秩序。
大约半小时后,中国联通的维修车快速赶到。维修人员熟练地背上工具包,手脚麻利地爬上电线杆,仔细检查受损电缆。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操作,维修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垂落的电缆重新挂好,并对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与加固。
维修完成,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小刘和维修人员一同检查现场,确认没有安全隐患后,拆除了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