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书香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书局新书单
(六)

  《三国演义汇评汇校本》(全三册)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本书正文以毛宗岗评点本之康熙年刊《四大奇书第一种》(醉耕堂本)为底本,参校乾隆姑苏书业堂刊《四大奇书第一种》(书业堂本)、《贯华堂第一才子书》(贯华堂本)等7种毛批系统版本以及明嘉靖壬午本等其他重要的《三国演义》版本,对异文择善而从,凡人名、地名、职官等据史料考订处,皆出详细校记,文字可靠。本书汇集了七家批语,除著名的毛宗岗、李卓吾(托名)、李渔(托名)外,还有不太常见的嘉靖壬午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和钟伯敬本批语,用彩虹色印刷,版式舒朗,眉目清晰。成书为布面精装,外围函套,端庄典雅。本书为学界研究《三国演义》及其批评汇集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资料,也力求为大众品读三国提供一部精善之本。

  《太原通史·先秦秦汉卷》

  太原,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太原通史·先秦秦汉卷》讲述了太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以迄秦汉时期的历史。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及夏、商、西周时期的太原,多运用考古资料和神话传说进行阐述。东周、秦、汉时期的太原,则通过考古资料和史料相结合方式进行论述。全书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文字晓畅,集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了解先秦秦汉时期太原历史的重要图书。

  《雍正义乌县志》(全三册)

  《义乌县志》的修纂,最早有北宋元丰郑安平所修元丰《志》,其后南宋咸淳黄应龢续修咸淳续《志》,元至正中,合宋代二志,加以编订、校勘至正《志》;明有十卷之志,称古《志》,后又有十四卷正统《志》;万历二十四年二十卷之丙申《志》;崇祯十三年庚辰《志》。

  《雍正义乌县志》二十卷,清韩慧基修,沈裕等纂。韩氏为河北保定高阳县人,三十七岁由监生中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举人,后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进士,又于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分签掣浙江金华府义乌县知县。此书参订者为浦江教谕沈裕,金华县学生孔衍栩;助修者为义乌县明经黄之琦、楼承焜,太学生王夔;校订者为博士弟子员季映藜、楼元斐、黄士翮。该《志》补充了康熙三十一年(1692)至雍正五年(1727)间的史迹,而其体例则几无更动。

  《天长纪庄汉墓木牍》

  本书对2004年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出土的19号(M19)汉墓木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整理、释读与研究。包括概述、木牍彩色图版与释文、木牍红外线图版与释文、释文注释、发掘报告、木牍研究等。天长纪庄汉墓出土的34枚木牍内容丰富,包括户口簿、算簿、书信、礼单、药方等,为研究汉代书仪和地方社会提供了丰富资料和实物样板,在中国简牍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

  本书聚焦的是蜀汉建兴十二年(234)之后的三国。从这一年开始,三国褪去了英雄的光芒,呈现出历史真正的底色。魏、蜀、吴三国经历开国一代的筚路蓝缕后,开始面临着各自的困境:立国的正统性、权力代际的过渡、君主与权臣的龃龉、军事战略的转变、功勋子弟的崛起、边境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将它们放在三个政权彼此之间的冲突、联盟、制衡的复杂关系中,则又呈现出特别的意义。

  从234年至蜀汉灭亡的263年,是蜀汉整整三十年的“后诸葛亮时代”。蜀汉政权作为三国之中最弱小的国家,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皇权与相权的博弈,“新人”与“旧人”的争衡,北伐与自保的论战,以及吴蜀之间微妙的联盟关系,共同构成了观察三国的绝佳视角。蒋琬、费祎、姜维、王平、诸葛瞻、罗宪、陈寿……乃至于后主刘禅,他们在这个时期才真正登场,蜀汉政权在跌宕起伏之中仍然不乏耐人寻味的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城治
   第07版:书香
   第08版:安全
雨落园博园
中华书局新书单
AI写丰台
丰台报书香07中华书局新书单 2025-05-26 2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