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阳 通讯员 林梦佳)“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仲裁服务,省时又省力!”一位企业代表感慨道。近日,区人力社保局仲裁院携手新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丰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新村街道派出庭。这是丰台设立的第二家仲裁派出庭,依托“新村E法宝”平台,构建了“前端排查+精准介入+分层调处”的“一站式”闭环工作模式,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派出庭成立当天,仲裁院仲裁员随即开展了“劳动用工法律风险解读”普法宣传,涵盖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加班工资支付等常见热点争议类型的真实案例,以案释法,深入解析了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规范等核心法律问题。随后的互动答疑环节气氛活跃,在企业和社区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和深度共鸣,有效引导企业规范用工,鼓励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在公司附近就能听普法讲座,进行合规咨询,这种‘送法上门’的服务能有效帮助我们规避用工风险,降低劳动争议处理成本。”某企业代表赵女士说。
据悉,区人力社保局自去年起开始推进仲裁派出庭建设。派出庭的成立是深化基层治理协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此举将专业仲裁力量与街道属地优势深度融合,实现争议调处关口前移,努力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仲裁服务。
“我们选择在新村街道设立派出庭,主要基于该街道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数量众多,劳动争议案件时有发生,对劳动仲裁服务需求较大;另一方面,新村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基础,其‘学院式街区’建设,‘枫桥式共享法庭’等法治环境优势为劳动仲裁派出庭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能够更好地实现仲裁力量与街道治理的深度融合。”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相较于首家派出庭,新村街道派出庭在功能定位上实现了进一步突破。除了具备案件审理、普法宣传、争议预防等基础功能外,新村街道派出庭更注重与街道现有资源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街道综治中心的属地优势,依托“新村E法宝”平台,打造“一站式”闭环服务体系,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
在日常工作中,由街道社区网格员通过前端排查发现劳动争议隐患,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派出庭;派出庭仲裁员随即介入,与街道工作人员一同了解情况,根据争议性质及复杂程度,制定相应的调处方案;对于简单争议,由街道调解组织在“新村E法宝”平台辅助和仲裁员专业指导下先行调解;对于较为复杂的争议,则启动仲裁程序,在新村街道派出庭开庭审理,确保争议得到公正、及时地解决。
“我们将继续拓展派出庭阵地,不断强化与街道的联合管理机制,协同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提升预警响应能力;着力构建‘调解优先、仲裁断后、诉讼保障’的递进式分层过滤体系;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的调解仲裁基层治理模板,切实提升争议源头化解率与群众满意度,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