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过程中,有个著名的广安门事件。有人说是日军进攻广安门,也有人说是29军诱歼日军。我对这个事件进行过深入研究,撰写发表过一篇考证文章——《广安门事件的诱因与影响》,发表在《北京党史》2015年第3期。这期的《宛平夜话》我就给您讲讲广安门事件的真相。
1937年7月12日,头一天刚刚就任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的香月清司中将抵达天津,他决定增加兵力,“一举歼灭中国29军”。26日凌晨1时,香月清司命令驻防天津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广部广少佐),由天津出发直驱北平,以保护北平3000余名日本侨民,并要求该部抵达北平后,受日军北平警备队步兵中佐冈村节制指挥。26日5时30分,广部大队从天津乘火车出发,14时抵达北平丰台火车站。
广部大队抵达后如何进入北平城是个难题。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北平警备队步兵中佐冈村、日本驻平陆军助理武官今井武夫等人想了一个主意:谎称广部大队是日本驻平公使馆卫队,北平城外演习归来,要求从广安门进入北平城。
26日下午,中国29军日本顾问中岛、樱井德太郎和佐藤茂书记官来到广安门,按照事先编好的借口,与驻守广安门的679团第1营第1连联系。恰巧679团团长刘汝珍巡查防务到此,经协商,双方约定当日18时,“日本公使馆的卫队”(广部大队)从广安门回城,中国守军打开城门放行。
广部大队500人在丰台换乘26辆汽车、3辆坦克,于晚上6点20分左右抵达广安门。中岛、樱井德太郎及书记官佐藤茂等人与29军第1营营长李延瓒联系,要求允许日军进入北平城。经过交涉,晚上7点,也就是日军到达广安门40分钟后,中国守军开启城门放日军进城。
前3辆汽车刚进城门,骄横已久、不服从管理,加之说谎心虚的日军,就与679团士兵发生冲突,随即发生枪战。广部大队的12辆汽车不顾一切强行闯入广安门瓮城,但后边车辆被拦在箭楼城门之外,日军被分割为城内、城外两部分。随后679团增兵将广部大队包围,22时过后战斗停止。
据刘汝珍回忆,冲突中日军死亡30余人、受伤80余人。佐藤茂混乱中被击毙,樱井德太郎逃跑中失足陷入粪坑,后被翻译救出。中方阵亡7人、伤重殒命5人,负伤10余人。
驻丰台日军河边正三旅团长得知广安门事件消息后,晚上9点30分派福田部队前往增援。经日方寺平忠辅辅佐官与中国冀察政务委员会交涉后,城外日军部队返回丰台,已入城的日军分乘13辆汽车,于27日凌晨2时进入东交民巷日军警备队兵营。
广安门事件虽小,却是日军夺取平津进而占领华北前夜的一次严重冲突,对战局起到了催化作用。
下期预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声响起时,日军在华北仅5774人,而中国29军有10万之众。为何日军直到7月28日才猛攻南苑?谈判背后暗藏什么玄机?从几千人到十几万人,日军如何完成兵力碾压?第16期《宛平夜话》为您揭秘日军“边打边谈”的缓兵之计,还原北平沦陷前的关键20天。
播出时间:8月11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