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以“九九”谐音“久久”的深意,承载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千年传统。重阳敬老,并非一时的仪式感,而应是融入日常的持续践行;不止于物质保障与健康守护,更在于对长者需求的尊重、对老年价值的珍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日常无忧是老年生活的基础,不仅需要解决“吃饭难”“居家安全”等显性问题,更要建立长效化、普惠化的服务机制。丰台区以304个养老助餐点实现街镇全覆盖,其意义不仅在于覆盖数量,也在于智慧助餐、营养适配等模式对“如何让助餐服务精准”的回应;西罗园街道安装智能安防设备、方庄街道定制“电子闺女”服务,探索科技适配老年需求的路径。这类实践,为破解独居老人照护、养老服务下沉社区等共性难题提供参考。普惠的颐养,是让每一项服务都能触达需求痛点,形成可持续的保障网络。
一枝一叶总关情。健康是长者安享晚年的底气,医养结合则是应对老年群体健康需求的关键路径。丰台区颐安养老照护中心“楼内医养结合”、青塔街道“医养同心一站式服务联盟”上门诊疗,以24小时医护值守、精准对接老年人病症,打破医疗与养老壁垒,为解决“高龄、失能老人照护难”提供思路。专业的颐养,不仅需要硬件设施支撑,更要医疗、护理、康复等资源深度整合,让健康保障“近在咫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精神滋养与价值实现,是颐养走向尊严守护的关键。“百岁老人幸福工程”记录人生记忆、老教育工作者开“丰台晚晴”公众号、社区老手艺人组成“睦邻匠人工作室”,多元实践助长者重拾社会角色。银创经济让长者的知识、技能、经验成为可挖掘的“社会财富”,同时收获对“自我价值仍被需要”的尊严感。真正的颐养,不是被动接受照顾,而是让每一位长者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光,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用爱守护银龄,让每一位长者都能有质量、有尊严地安度晚年,才是敬老传统在新时代的真正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