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邵亦晴)上月底,位于王佐镇后甫营村的三株古国槐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修复。据了解,这些古树在2012年修复过,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比较老旧,导致7年后修复的位置已经脱离树体,保护措施无法达到保护效果。今年,区园林绿化局和王佐镇农业服务中心申请资金并邀请古树保护专家到王佐镇实地调研并制定复壮方案,启动了古树修复工作。
在后甫营村一条东西向的街道上,三株古槐树分布在路的南北两侧,其中两株为一级古树,树龄分别为330年和310年,另一株为二级古树,树龄210年。三株古槐树均存在树干空洞严重,枝条茂密且杂乱枝较多,原有支撑钢管腐朽、掉漆,树托嵌入树体损伤古树枝干等问题。经现场调研,结合古树生长环境以及专家建议,对三株古槐树分别做了相应复壮保护。
补干不补皮 防腐又自然
现场,工人将古树原有的仿真树皮拆除,并将树洞内的砖石、水泥等填充物掏出。最北侧的一株古树已清理干净,工人正在用桐油给古树“上色”,油亮亮的棕色让古树显得很有生机。
“古树复壮需要经历拆除、清腐、防腐、补干等步骤。”区园林绿化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负责人马振生说。据他介绍,由于之前古树复壮的工艺比较老旧,补的仿真树皮面积大又使用的是硬性玻璃钢材质,过几年就会裂开脱离树体,并且树洞内以砖头和发泡剂等材料填实,进水后水汽不容易蒸发,填充物越来越沤,树体内部会加剧腐烂。复壮首先要把原封堵物拆除,再把树内的腐物全部清理干净。清腐要进行三遍,经过斧凿、电动铁刷打磨、人工打细,使树内外都达到光滑、不喇手、不带毛刺,然后刷桐油起到防水防腐的作用。
“近几年最新的复壮都讲究‘补干不补皮’,就是树洞内不填充东西,在树洞外的树干以耐腐朽的柏木做龙骨,安上不锈钢纱网,起到支撑作用。原树皮层也不进行大面积修补,龙骨处做成露出原本的木质部仿真层,树皮脱落处刷上柔软的硅胶,近看能辨别出树皮和树皮脱落部分,远看又很自然。”马振生说。
古树枝条不能随意剪
这三株古树都紧挨居民住宅,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一些烦心事。其中一株古槐树就栽植在后甫营村155号李国福的家门口,“这棵树自打我出生就在这儿,感谢它给我家遮阴,但是由于长得太茂密了,枝杈垂下来伸到院里,我们进门得哈着腰走,而且刮风时树杈来回嘎吱响,开着门树叶都跑屋里了。”
对此,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古树的管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可以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养护作业,但是不能擅自进行古树修剪,需要修剪时应及时报告区园林绿化局,由局里邀请相关古树专家决定能不能修剪和哪个季节修剪。古树一般四年修剪一次,多在春秋季节。”
为了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本次复壮的第一步就是枝条整理,去除枯弱枝条、病虫枝、下垂枝和重叠枝,保留长势较好和向上生长的枝条。修剪后,古槐树由之前的枝条繁杂变得干净利落,周边群众表示满意。“建筑坏了可以再修,但是古树不能再生,感谢周边居民对古树的保护!我们也会对古树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群众解决。”王佐镇古树保护负责人说。
XFT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