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捷薇 徐存阳)小区道路宽敞整洁、休闲广场欢声笑语、社区花园姹紫嫣红……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社区生活,但是对于居住在大井社区的居民来说,曾经是难以实现的想象。
大井社区内的4个小区,作为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各项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其中的大井中里、北里、南里3个小区更是各有一块巨型高台“霸占”了大半个小区的休闲用地。但是最近,笔者来到大井中里小区,看到堆物堆料正消失不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路过的居民们也纷纷称赞社区变样了。
顽疾30余年
917平方米高台成居民“心病”
据悉,这3处建筑高台,面积共约917平方米,前身是建筑物混凝土的废弃土方。1989年,大井社区初建,因施工遗留的土方未被及时清走,再加上时间久远、渣土堆积,最终形成了“庞然大物”,成为居民长久以来的“心病”。
其间,社区协调施工单位进行了两三次改造,将渣土硬度降低,修整路面,给居民当作休闲用地。起初,大家还只是在这里运动、聊天,慢慢地来往的人多了,随手扔垃圾、宠物随地便溺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圈地种花的、养家禽的比比皆是,因此收到了许多居民的投诉。居民李阿姨向居委会反映,社区休闲空地是大家共同的娱乐场所,大家应该自觉一点儿,不要随意占用公共空间。
大井社区书记鞠志超介绍说,大井社区建成已31年,供居民遛弯儿休闲的绿地少得可怜。今年这里被列入老旧小区微整治改造中,政府掏钱,免费出新,微整治涉及管线改造、道路整修、闸门安装等多个方面,目前正在逐步推进中。
如何改造?集民智、暖民心
听说这处高台将被拆除,居民们个个翘首期盼。眼看多出来900多平方米的空地,居民有说改停车场的、有说盖社区活动用房的、有说建绿地的。最终,为了让绝大部分居民满意,社区索性请大家共同来参与决策,尊重绝大多数居民的意见,由街道出资,把空地建成停车场。
11月5日,整治正式开始。前期,社区挨家挨户张贴入户公告,通知居民挪走自己的堆物和花草。由于小区没有绿化带,很多居民便把这处空地当成了私人花园。因此,在入户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我的月季花长得挺好,我不愿意挪”“我不愿意费工夫,要移你们移”。面对居民的诉求和整治的要求,社区决定尊重民意,能移动的树木绿植由施工方就近移动,精确到一厘一毫都挨家挨户和居民实际沟通。实在没法移动的,就通知居民自行领走。
由于前期土方工程施工,渣土车只能在5点以后进京,施工时间就定在了晚上6到8点,搅拌机的轰鸣和施工的噪音给社区带来了第二个难题。施工期间,不少居民投诉噪音扰民,经过物业和社区的入户协调,居民的抱怨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空地重新规划使用的期待。
建管并重
让老旧无物业小区有人“管”
“小区以前停车位很少,业主很不方便,下一步,我们对废弃高台进行重新规划,空出来的场地,全部用来当车位,缓解停车痛点。高台拆除之后,也将畅通消防安全通道。”鞠志超介绍,改造工程不是简单的面子上的好看,更注重满足居民内在需求。
老旧小区整治,要坚持建管并重,完善细节配套,以便充分发挥好民生工程功能,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今年10月底,大井社区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启动物业正式入驻的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对4个无物业老旧小区提供物业服务。
据悉,这三处高台将于12月15日完成拆除,届时,小区绿化带将重新补植,空出来的场地在物业正式入驻后,将建设成为智能管理停车位,并邀请居民参与分配协商,解决困扰居民的停车难题。
下一步改造完成后,大井社区将建立并完善物业管理运行机制,实行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单位、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社区、产权单位、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管理,做到寓管于建、建管衔接、建管并重。确保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颜值”不反弹、“内涵”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