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孩子能被骗多少?“上万”

  真实的案例总是触目惊心,这些被骗的回忆,不该被孩子美好的童年所记载。

  起因是一句充300返1000

  近日,小黄被一位名为“鹏然心动”的陌生人添加为好友。小黄在朋友圈里看到对方发的信息写着发现了微信的漏洞,可以充值返钱。问了对方充值详情,对方称可以充300元返1000元,小黄便用微信给对方转账300元,并将自己的微信收款码发给对方,让对方返款。过了一会儿,对方发来截图显示收款码异常,交易有欺诈风险。

  对方称因为小黄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支付,需要进行激活,具体方法是用成年人的支付宝给对方转账13999元刷交易流量,激活后再将钱返还。小黄用母亲的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将花呗里的13999元转给了对方,转账之后对方却消失无踪。

  随后,小黄的母亲发现了这个情况,意识到被骗,选择报警,共损失一万余元。

  红包诈骗要如何识别呢

  诈骗一: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正规的微信红包是不需要领取人输入个人信息的,如果你收的红包,要求输入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甚至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时,一定要打住,这铁定是诈骗红包无疑。

  诈骗二:合体红包。过年收到过一种红包,显示帮助好友领取,然后到了一定金额(一般是100)之后,就可以提现。还诱导收到红包的人继续分享该红包信息,让其他人帮你开红包。这类红包一般以吸粉为主要目的,也有套取个人信息的。

  诈骗三:送话费送礼券。有的红包显示送话费送礼品等,要求关注该公众号,然后分享朋友圈,这类消息一般也是为了吸粉,遇到可以点击举报,选择诱导分享即可。

  诈骗四:不明链接的红包。有的红包打开之后,是个未知的链接,此类链接一定不能打开,很可能暗藏木马或病毒,到时候被套取了个人信息,后悔莫及。

  丰台反诈中心民警提示:

  收网络红包也需要提高警惕,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更加要注意,直接点“×”关闭就好。贪小便宜吃大亏!

  真正的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点击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希望大家开心抢红包的时候,能仔细加以辨别,同时也要注意,收到亲属、朋友发来的红包,尽量亲自打电话确认,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冒充亲友前来诈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南苑街道大树“扎根”堵管道 换管排水解难题
暖冬行动 藏着六里桥人的小幸福
从收到“12345投诉工单”到“12345表扬工单”仅用了两个小时
长辛店街道有位“退而不休”的周书记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自助结账不自律 机关算尽“太聪明”
小孩子能被骗多少?“上万”
元旦期间丰台区景区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引导活动
老年人能否接种情形清单
不文明旅游行为曝光台
我的未来不是梦
丰台报社会新闻04小孩子能被骗多少?“上万” 2022-01-07 2 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