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作者:侯仁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一系列文章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开创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依然极具参考价值。
书评
深入论述了北京城的城址起源、河水湖系、规划改造、景物溯源、地图与碑记等系列问题,其学术价值超越了地理科学的范畴,成为北京旧城改造、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重要参考。全书论述精辟,文笔生动,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侯仁之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工作具有广泛影响,研究方法极具开创性和引领性。在细致的实地考察和严密的文献考证基础上,他从交通区位、水系分布、地理环境的角度,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深刻分析了古代北京城平面设计思想的特点以及城市形态与地形地貌、河湖水系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现代北京城市建设中如何继承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基本原则。
《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作者:朱祖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文津奖得主朱祖希先生全新力作。纵横古今,多角度讲述北京的沿革与成就;立足当下,为首都的发展提供历史之镜鉴。北京城的历史源远流长,自金朝建都,至今已历800余年。作为中国最后三代统一王朝元、明、清的帝都所在,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堪称历代都城之集大成者。《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综合利用考古、文物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北京的演进轨迹,重点阐述了明清时期的都城建设成就,聚焦紫禁城、天坛等极具王权特色的建筑,进而追索这座伟大城市的文化渊源。在此基础上,作者立足当下,回顾1949年后新中国对北京旧城的继承与革新,全面总结过去60余年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北京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之镜鉴。
书评
这本书的作者从古梳理了北京城的历史,让人对北京的发展有了来龙去脉的认识、对北京城在历代的作用也有了全面的认识。不止写了明清时期,捋着时间线从古至今,一个城是如何容纳了千年之间技术宅们的辛勤成就。本书介绍了从公元前1045年蓟城到清朝的约3000年建都史,分析了各个时期北京城的建制,提出明清的北京城达到了古代都城的最高境界,并提出了“礼制”是明清北京城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最后探讨了北京城的保护和传承。是一本比较详实介绍北京城的书。
《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
作者:张杰 敖仕恒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以辽金以来的北京城演进过程为时间主线,结合城市遗址状况、考古信息和历史文献记载,借助几何分析等基本手段,照应古代天学和地学的内涵,从中宏观层面依据城址山川格局解读了北京古都的轴线确定、十字定位与山川岳镇构图、城郭设计、轴线山水形态和尺度模数等方面,微观层面论述了元大都城市布局与地貌水形关系,以及在此视角下的明清城市形态的演变问题,都城主要建筑群布局与地貌水形互动规律、相互距离设计和视域方位角设计等问题,深入分析和揭示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下的中国古代空间文化和超距离大地测量技术对古都空间设计的影响。
书评
探究北京古都的时空定位和营建变迁,深化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这本书跳出了着重历时性演变过程的研究范式,更倾力于对共时性疑难问题的批判解析。本书探究北京古都的时空定位和营建变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都城基址与岳镇海渎的方位关联。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遗产价值仍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探索。两个要点,一是北京为什么成为千年古都,二是中轴线不囿于一城,和五岳五镇山川河渎都有联系。这是中国古人的哲学和科学体系,读完后有另一番欣慰和荣耀。
《时光如画:北京胡同》
作者:杨茵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内容简介
伴随着北京城的拆迁改建,胡同里厚重悠久的历史和京腔京韵的故事正在逐渐消失。斗转星移、晨钟暮鼓之间,胡同已成为老北京城的名片。
这本书分为7个章节,“如烟的往事”讲述了红色足迹和名人故居里的那些故事;“年轮沧桑·古都辉煌”展示给你胡同里的寺庙、王府、官邸及宅院的清雅风貌,“青砖灰瓦慢生活”里,你可以了解到百姓们原汁原味的生活足迹,“形形色色四合院”,你会见到胡同里的各种装饰组件、砖雕、门墩、彩绘、门的样式;“时光如画的京城碎影”,追忆当年难忘的岁月;“雪的物语”带你看惊艳的胡同雪景;“逝去的风景”,凭吊记忆中的流年往事。
书评
北京纵横交错的胡同编织成古老沧桑的北京城。胡同里的人们生活简朴,每天都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感受着有滋有味的胡同生活。作为北京的古老文化载体,胡同记载了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印记,更是老北京人的精神支柱,有着无处不在的传奇故事及永恒的魅力。随着“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出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胡同如今已成为北京的“金名片”。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时空跨度大的摄影工程,作者的图像为人们认识北京胡同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基础,是一部难得的视觉影像志,以唯美的照片和细腻的文学笔触,勾勒、描绘出一幅伟大的蓝图,呈现出北京胡同最本真的画面。所有摄影作品与文字均系作者亲自完成,不采用电脑特技加工,保证了影像真实。北京胡同就是北京本土的一大特色,没有胡同就不叫北京城!胡同的民俗文化被艺术化地收录于图书当中,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享受,特别适合热爱中国人文地理、向往胡同旅游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对外国游客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图书打破常规旅游画册模式,采用157g无光铜版纸印制,全书图片过油;内文采用裸脊锁线胶订,外面的护封采用烫金、起凸工艺,书名压凹,呈现出北京胡同历史的综合立体质感,融入对北京城市历史变迁的人文关怀;读者通过影像触摸历史,释放出对北京胡同过往图景的追忆与感念,书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记忆的潮水喷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