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个非常著名的公益广告:一个稚气十足的孩子,看到妈妈为坐在轮椅中的奶奶洗脚,便立即从厨房端来一盆水,颤颤巍巍的走动中,水花溅在孩子的脸上,随着一声“妈妈,洗脚” 的稚嫩童音,画面中荡漾出来的是传承千载的心灵孝音、让观众们无法抵御的天伦温暖。这个广告最后用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词: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威信的树立,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自己的言谈举止,即父母的身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谨言慎行,家长随便说出的一句话,对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更不了解国家大事。认为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上网,而自己下了班打扑克、玩麻将。也有的家长周末把孩子关在自己的小屋里学习,布置一套套练习题让孩子做。而自己却在沙发上磕着瓜子、看着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换着频道,一边在门缝里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在写作业,嘴里还不停地喊“要认真写,写不好可得重写一遍”,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好像家长在孩子面前完全是管理者,家长的任务就是监督孩子。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们文化水平不高,辅导不了孩子呀”,可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监督,还有父母的榜样作用。只要求孩子去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学无术,更不天天向上,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一直记得曾在一个菜市场里遇到过这样一家人。当时,菜市场里的顾客都在选完菜之后排队付账,可是一个带着孩子的爸爸竟然不排队,直接站到了柜台前就要付账,旁边排队的人都纷纷指责他。结果,这个爸爸说:“我站在这也是在排队呀,谁说过只有一队可排?”说这话的时候,孩子和妈妈就在旁边看着,妈妈还怒气冲冲地帮腔。结果,大家伙儿七嘴八舌教训了一顿这个爸爸,说在孩子面前不讲规矩,将来他家这孩子准保和父母一样胡搅蛮缠。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也一定会效仿他的家长,或者当孩子看到这么多人指责他爸爸妈妈的时候,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了。
在这个方面,我也曾遇到过做得特别好的家长。记得有一次一位家长在和我交谈时,告诉我说“老师,我孩子特别聪明、可爱,但就是太懒惰,不爱运动就爱吃零食,导致自己的体重严重超标,体育成绩特别差,体质也令人担忧。现在为了让孩子能改掉这些坏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在生活中我先做孩子的榜样。我以前从不锻炼,现在我开始坚持长跑,同时也不胡吃海塞了,还经常叫上孩子一起去爬山、打羽毛球、长跑。我还和孩子一起做低糖低脂的轻食”。这个家长的做法,最后不仅让自己的孩子跟着他动起来了,体重大大减轻,这个孩子在体育中考中成功拿到了满分,就连这位家长也成了长跑健将。这样的家长不仅是他孩子的榜样,也是所有家长们的楷模。
■ 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 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