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治理书记”任期内,所在社区(村)12345诉求“解决率”提高了28.76%,“满意率”提高了20.09%;
截至目前,第二批“治理书记”所在社区(村)接诉即办原始成绩,较2022年均有较大提升,其中21个社区(村)成绩提升超过10分,4个社区(村)成绩提升超过20分。
本报讯 在珠光逸景社区,一条23阶的民生小路,让居民出行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在京铁家园社区,一座近800个车位的崭新停车场,让居民停车无需再“见缝插针”;在丽泽景园社区,居民们对照全市首创的“物业管理规范化指引”,共商共议小区治理……这些居民点赞的可喜变化,得益于丰台区“治理书记”进社区工作。
此前,丰台区创新建立“治理书记”工作机制,分两批选派77名机关干部,到问题矛盾最突出的社区(村)蹲点攻坚,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首批“治理书记”任期内,所在社区(村)12345诉求“解决率”提高了28.76%,“满意率”提高了20.09%,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办件机制,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伍。目前,第二批“治理书记”全部到任,持续为基层治理聚智赋能增效。
第二批“治理书记”深入基层啃“硬骨头”
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水平,继去年派出首批“治理书记”后,今年丰台区又派出第二批51名“治理书记”。
日前,李远飞和其他4名来自各委办局、街道的年轻干部一起被派到大红门街道的5个重点社区,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啃“硬骨头”:完成社区2022年度创卫督办案件—11号楼前绿地里500多平方米的违建、圈地的拆除腾退。
苗圃东里小区共有4栋塔楼,建于1999年,当时没有物业管理,渐渐地居民私搭乱建、圈地种菜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在街道的牵头下小区于2021年引进了物业,对整体环境进行了提升,但由于许多居民不配合,11号楼前绿地一直没能恢复。
有着在丽泽搞开发建设经验的李远飞迅速进入状态,和新同事们一起给居民做工作。喜欢种植的,给他讲绿地统一规划后的美景;搭违建的,给他讲政策法规和违建清零;堆物囤物的,给他讲火灾隐患……
在前期社区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这一轮的群众工作开展顺利。几日后,社区联合执法部门、城乡办对违建进行了集中清除,共清理垃圾10多车,用于堆肥、存放物品的浴缸就搬出去5个。
创新工作思路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像李远飞这样的第二批“治理书记”全区共有51名,他们发挥政策熟、专业强、视野广的优势,围绕社区(村)“疑难杂症”,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以“微改革”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成功解决一批小区配套、物业服务、停车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
石榴庄街道的“治理书记”成立了“接诉即办”调度群,对复杂问题采取“书记把方向、包楼干部入户了解情况、涉及领域干部沟通办理”的工作流程,极大提高了办件速度;来自政务服务局的“治理书记”,与社区干部共同制定了“全员办件”工作机制,建立“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问题建议上门聊”的“三上门”工作流程,提高了社区人员办件能力;区环卫中心下派的“治理书记”,推动环卫中心机关党委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签订共建协议书,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帮扶慰问困难党员。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来自区房管局物业管理科的“治理书记”,在化解小区物业管理诉求的同时,以下沉社区为试点,创新性拟定了小区物业管理系列制度,先行先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治理书记”一管到底,首次下派时间为6个月,到期后社区(村)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继续延长任期3个月,做到任务不完结、蹲点工作不脱钩。截至目前,第二批“治理书记”所在社区(村)接诉即办原始成绩,较2022年均有较大提升,其中21个社区(村)成绩提升超过10分,4个社区(村)成绩提升超过20分;全区排名平均提升109.86名,其中30个社区(村)排名提升超过50名,15个社区(村)排名提升超过200名。
给社区“输血”激活社区自身“造血”功能
“治理书记”带来的不仅是人力、资源和技术,更留下带不走的“治理财富”。
“治理书记”们在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同时,也形成各具特色的办件机制。富丰园社区“七心”工作法、明春苑社区“三个在一起”工作法、黄土岗村“工程申报”模式……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治理一类问题,这些鲜活管用的“治理经”,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的宝贵经验。
“治理书记”们带着新理念新思路,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传授经验、帮带队伍,富卓苑社区建立“全员办件”模式、宋家庄社区成立“接诉即办”全员调度群、同馨家园社区组织干部到区级部门“跟班学习”……通过传方法、传经验,推动人人会办件、人人能办件,“治理书记”们为基层培养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治理队伍。
“机关干部下沉,是给社区‘输血’,最终目标是激活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我们用‘输血’带动‘造血’,为日后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人才”,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丰台区将持续创新方法让为民办实事这项工作更深入、更高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关报道见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