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阳)曾几何时,“一位难求”是困扰丽泽上班族的常态窘境。“以前找车位能绕半小时,真的让人很焦虑。”一位在丽泽天街工作的白领回忆道,“现在好了,新启用的停车场宽敞又智能,停车几分钟就能搞定,上班再也不着急了!”这份便捷,是对太平桥街道深耕民生、破解民忧的生动注脚。
“为解决丽泽区域停车问题这一痛点,太平桥街道主动作为,联合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丰台区城管委、丰台区交通支队等多部门,多次实地考察、民意调研,将‘智慧停车+道路优化’纳入‘民生项目池’核心工程。”太平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随着马连道停车场等3处设施建成投用,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增公共停车位350个,实现错峰共享停车,辖区通行效率提升40%,昔日拥堵不堪的路口如今变得井然有序,真正实现从“堵心路”到“顺心路”的转变。年初柳村路的通车,更如打通关键“脉络”,强化了丽泽金融商务区对外交通辐射能力,为首都南部交通新枢纽崛起提升了速度。
停车难题的解决只是太平桥街道民生答卷的一个缩影。街道以“民生项目池”和“热线+网格”动态管理机制为抓手,聚焦交通治理、居住改善、环境提升三大领域,系统谋划并分批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形成了“谋划一批、推进一批、见效一批”的项目滚动管理格局,有力推动了“活力太平桥、文化太平桥、幸福太平桥”建设。
在居住改善方面,街道依托老旧小区改造,精准实施了外墙防水“补漏计划”、电动自行车“安心驿站计划”和小区“安全卫士计划”,成功解决了东管头社区外立面问题、金兴苑小区墙皮脱落等困扰上万居民的“老大难”问题。环境提升同样硕果累累,菜户营甲1号楼花园完成绿化改造,成为居民身边的“一米花园”;“点靓凉水河”行动打造了4处“金角银边”生态空间;街道文明会客厅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的建成,更为区域增添了鲜明的绿色生态底色。
太平桥街道通过推进“民生项目池”建设,不仅实现了治理能力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更打造了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新格局。在“长辛先锋·擎动太平”品牌引领下,街道创新推出全市首家街镇级大厅“AI数字人”服务,日均响应企业居民诉求百余件,新引进企业528家。同时,“荷韵太平”文化IP持续深化,通过文教医养联盟开展惠民活动50场,服务群众8万人次,马连道村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助力700余名劳动力再就业,顺天便民驿栈实现居民“云”购物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