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欢)为培育兼具前沿洞察力、政策把握力、资源整合力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企业家”,为企业家打开认知边界、理解政策红利、锤炼市场能力,回应科技型民营企业“既需视野更需路径”的成长诉求,实训营设计特色化课程模块,为百余位“未来企业家”带来丰富多元的“成长必修课”。
五大课程模块上线
定制24天成长培育链
记者了解到,第一期实训营于今年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开展,集中培训时长约24天。实训营课程体系围绕科技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发展需求,采取专题授课、交流研讨、现场教学、实战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具体分为“政策解码”“破界对话”“智行研学”“实战领航”“成果共享”五大模块。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企业出海等相关政策有哪些?企业领导力如何提升?“政策解码”课程模块将集中授课5天,邀请政府部门领导解读惠企政策,破解企业落地难题。
在为期10天的“破界对话”和“实战领航”模块中,课程将采取“每周一天”,“一周区内一周区外”的模式交叉推进,学员们既能在区内走进中关村丰台园、丽泽金融商务区、南中轴地区三大重点功能区,618厂、201所等国家级重点科研单位,10号线“青创村”、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等科创新地标,南中轴政务会客厅、北京民企会客厅等企业服务主阵地,深入了解丰台发展定位、产业空间,深入体验“丰宜服务”,还能在区外通过参访京东、小米等头部企业,深入体验云智算创新场景运用,研习降本增效策略,开展商业模式推演,与头部企业高管深度交流,洞察行业前沿趋势,学习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探索自身发展新路径。
“智行研学”模块中,学员们将前往杭州、上海、合肥、武汉等城市,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赛道开展研学,挖掘企业发展新机遇,还将前往井冈山,开展专题教学、红色团建、座谈交流等活动,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培塑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开启新征程。
除此之外,在“成果共享”模块中,课程还将成立1个未来企业家促进会、设立1支北京丰宜福台合作发展基金会未来企业家专项基金、学员撰写1篇文章、汇总编撰1本书籍,持续推动N个合作项目落地丰台。
“智囊团”群英汇集
打造前沿多元的企业“成长必修课”
开营课堂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带来“科技向善与科技留白”主题课程,从学术前沿视角解读科技伦理与产业创新的平衡之道。作为本次实训营的合作方,北京大学整合顶尖师资,推动学员与高校科研团队、头部企业资源精准对接。“北大的学术积淀与丰台的产业活力碰撞,将为企业家成长注入‘思想+实践’双动能。”王博表示。
据悉,培训期间还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珞珈创新研究院专家学者、资深投资人等10名左右行业大咖,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为学员们带来宏观经济趋势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解读前沿科技与产业应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85后国家杰青获得者彭一杰解读AI赋能与生态构建问题……在集中授课、常态化教学、智行研学等不同阶段,各位行业大咖持续为学员指路引航。
同时,通过“北大创业大讲堂”品牌赋能,北京大学将为实训营注入学术权威性与品牌影响力。在课程设计上,北大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与产业资源,协助打造“标杆研习会”“实战领航”等特色模块,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此次实训营实战导向鲜明、课程设计精准,从政策解读到企业参访,都紧扣企业家实际需求,特别是将红色教育融入培训,为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首科创融科技集团董事长、首科大厦楼宇党委书记沈艳婷表示,“期待通过后续课程,链接资源、深入交流,共同助力丰台区科创生态升级。”
接下来三个月内,“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将为企业家学员们提供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深入拆解商业模式、宏观经济与政策解读、企业领导力提升、实地参访研学等展开教学,引导民营企业家们对标先进、拓宽视野、寻找合作契机。
以民营企业家“个体成长”激活产业“群体跃升”,以民营经济“一池春水”激荡区域发展“澎湃动能”。随着实训营启动,这场政企校联动的培育行动,正为丰台高质量发展锻造“未来引擎”,也让更多企业家在这片沃土上实现“与城市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