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首期实训营吸引了来自丰台区内外的100余名企业家报名参与,这些企业家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商业航天等11个前沿领域,超七成企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认证,不乏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军者,如研发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北京钢铁侠科技、深耕工业大模型的中工互联科技等。参训者全部为企业高管,既有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技术型管理者,也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创新型领导者。
实训营以行业脉络为经、创新业态为纬,将百企精英划分为十组,形成“一组一赛道、十组一盘棋”的格局。班委团队中,班长北京中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明,带领公司专注红外及微光成像技术开发等领先技术,是行业内的实干先锋;副班长北京科跃中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静专注体外诊断试剂原料研发,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各组组长皆是行业翘楚:第四组组长北京容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CEO郭松杰,深耕视觉科技赛道,在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上颇具建树;第八组组长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娜,精研轨道交通科技领域,技术创新成果斐然。
这种分组编排,既有同领域企业形成的“创新共同体”,如第四组聚集的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魏鲁萍、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智振等人工智能先锋,可就大模型应用展开深度碰撞;又促成跨行业融合,如第六组将环保科技与工程技术企业并置,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国帅与北京中环丰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穆彬的跨界对话,正契合产业绿色升级背景下的技术协同趋势。
“实训营的‘AI赋能与生态构建’模块直击企业痛点。”学员魏鲁萍坦言,作为智能机器人研发企业,最需要前沿技术趋势研判与产业链资源对接,“期待在这里找到技术转化的‘金钥匙’,把实验室成果变成市场产品。”学员徐娜对实战环节充满期待:“听说会走进京东、小米等头部企业研学,还能获得‘创业成长导师’一对一指导,这种‘理论+实战’的模式,正是我们突破发展瓶颈的迫切需求。”“此次学习正值我们企业技术升级与人才战略并行推进的关键阶段。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为未来引领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对企业后续的发展充满信心。”北京新广视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阳说。
从商业航天到智能制造,从生物医药到数字经济,这些企业家带着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汇聚一堂。他们的集结,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交流,更是一场创新力量的凝聚。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这群“未来企业家”正以实训营为支点,撬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