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夜话》第19期与您见面了,这期我给您讲讲1937年7月28日,惨烈的南苑保卫战。
咱们先说说南苑。南苑在北平永定门外、大红门以南。元代这里是“下马飞放泊”,“广四十顷”,由此开启了南苑一带作为皇家苑囿的历史。明代称“南海子”,在这地界儿修了160里长的土围墙,形成了有3个北京旧城大的皇家苑囿。清代称“南苑”,《日下旧闻考》记载“周垣百二十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流窜南苑,杀害百姓,抢劫财宝,焚毁宫殿,中国境内的最后麋鹿种群(也就是“四不像”)在中国本土消失了,南苑面目全非。
1894年,清政府将神机营从通州调到这里,开始有驻军。1904年到1905年间,袁世凯把原北洋常备军第四镇改为北洋陆军第六镇派驻南苑,修建营房。1935年,29军入驻平津地区,军部就设在南苑营盘内。营盘内北面建有1—6、南面建有7—12,共12个营房。每个营房都有一丈多高的土围墙。为了加强防御,29军把南苑兵营外围的原有土围墙加高加厚,在围墙外三四米又挖了一条简易壕沟。营房四周一马平川,东望通州,西临卢沟桥。
七七事变前,29军在南苑驻有37师一部,副军长佟麟阁率领的军部人员和军官教育团,特务旅孙玉田的两个团,骑兵第9师郑大章的一个团,还有一个学兵团,共计大约7000人。
日军在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指挥下,驻屯军旅团步兵第一联队从丰台镇出发,从西面逼近南苑西北角;驻屯军战车队和步兵一部占领马村,切断南苑与北平间的联系;驻屯军旅团步兵第二联队自通州而来,向南苑东面包抄;日军20师以步兵39旅团主力进攻南苑西南角;步兵第40旅团(旅团长山下奉文)主力进攻南苑东南角。
7月27日下午,日军一支骑兵侦察小队利用青纱帐作掩护,进入南苑地区,被军训团的学兵击毙一名,其余逃跑了。这件事引起了南苑中国守军的警惕。
7月28日拂晓前,东方天际传来轰鸣声,侦察机过后,从承德起飞的两批、几十架日机,对后营房低空轰炸。第一营房4、6围拴在围墙四周的1000多匹战马,多半倒毙。接着,日军从东、西两面,向南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血战中,副班长杨再兴被炸伤,浑身是血,但嘴里仍然喊着:“杀日本鬼子!杀日本鬼子!”日本《大陆战史》称“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几经阻战无法容易地将它拿下”“白刃战到处发生”“这就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
南苑保卫战,29军伤亡超过5000人,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29军军训团简史》如此总结:“这次惨痛教训是:只有抗日才能有生路,别无其他的选择。”
下期预告
1936年冬,1500名平津学子投笔从戎,组成29军军事训练团。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学生兵,在佟麟阁将军带领下,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壮烈战歌。
第20期《宛平夜话》,让我们共同追忆这段鲜为人知的悲壮历史,致敬那些永远年轻的南苑学生兵。
播出时间:8月20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