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梁影 郝建文 史莉)近日,丰台区多个街道聚焦群众出行难题,通过集中修缮小区道路、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等“接诉即办”举措,将坑洼积水的“烦心路”变为平整畅通的“暖心道”,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道路焕新颜
街道暖民心
方宝苑小区建成于2000年,属于建成年代较早的老小区。多年来,因道路老化产生的问题给居民日常出行带来诸多困扰。
每逢雨天,1号楼和2号楼周边的路面便成了“水世界”,积水难以消退,而东门通道的地面更是坑洼不平,部分路段积水严重,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安全与居住体验,也成了街道、社区和物业时刻记挂在心的民生大事。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道路隐患,成寿寺街道决定对小区内部道路进行集中修缮。从前期的精准勘察,到施工过程中的严控噪声与粉尘,再到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作业,施工队处处关注民情,体察民意,最终提前1天圆满完工。
如今,全新升级的道路已正式投入使用。1号楼、2号楼周边的破损路面全部换上了崭新的沥青,曾经的积水点彻底消失。未来,成寿寺街道将继续用心维护社区设施,与居民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个温暖的家,让方宝苑小区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坑洼路变舒心道
接诉即办暖民心
丰益花园东区50米长的小路,是东区仅有的两个大门的通道之一;也是不少居民出门去公交站、菜市场的必经之路。但年久失修的路面裂了缝,下雨就积水。为解决该问题,社区党委牵头搭建“社区+物业+施工方”协商平台,协调专业维修团队制定方案。
方案定了,社区第一时间在楼道内张贴通知、在业主群发布消息,并实时通报进展。通知刚发出去,群里就热闹起来。“终于要修了!谢谢社区!”“施工时能留个小口让电动车过不?”工作人员逐条回复,还把居民提出的“留电动车通道”“设置警示牌”等需求赶紧反馈给物业调整方案,让居民做好相关准备,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施工当天,社区党委书记一大早就到现场,和物业工作人员一起摆警示牌、拉警戒线。“师傅,这处路基得再压实点,不然容易坏。”她拿着方案清单,挨个检查施工细节,还帮着提示居民,怕居民跟施工队起摩擦。有居民反映“施工粉尘大”,她马上与物业商量,定时洒水;晚上还在群里发进度:“今天已完成路基修补,明天铺路,大家明天出门注意安全。”
3天后,崭新的路通了,社区又在群里发送完工照片:“各位邻居,道路维修好啦,大家出行更安全啦!”群里满是点赞:“社区给力!物业也靠谱!”
情系教育
为民修路
日前,南苑街道对诚苑路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学校之间的丁字路口道路进行了重新铺设,面积约300平方米。改造后的道路焕然一新,彻底告别了往日“坑洼颠簸”的旧貌。
据了解,该丁字路口是通往学校的必经之路,由于道路使用时间久,路面坑洼不平,影响师生及家长出入。尤其是下雨天,不仅学生上下学不方便,也让接送孩子的家长多了件忧心事。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针对这一情况,南苑街道用心倾听师生及家长心声,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街道领导带队现场勘察,制定方案。经过研究决定出资对丁字路口约3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修缮。通过紧张施工,崭新的沥青路面很快呈现在大家面前,彻底解决了师生及学生家长出行不便的问题。
此外,街道还一揽子解决了出入口围墙高遮挡视线、垃圾处理点欠美观问题,对丁字路西侧的一道围墙做了降高处理,由2.5米降至1米,消除了视野盲区;对丁字路口东侧的一处厨余垃圾处理点设施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镂空围挡改为内部封闭式,解决了开放式垃圾桶站存在的弊端。街道采取的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得到了师生及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南苑街道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地区建设再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一项项民生实事得到落实,持续为居民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南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