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发声人工作,是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在推动区域媒体融合过程中进行的一项创新实践。主要是动员和鼓励社区群众直接参与基层宣传工作中来,发现身边有“温度”的人,讲述社区有“鲜度”的事,让更多的群众成为新时代传递正能量的“网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文化建设。目前,全区150多个社区活跃着近600名社区新闻发声人。
2018年底,马家堡街道从辖区17个社区(楼宇)中动员选拔了22名热爱宣传的人员,组建起来社区“新闻发声人”队伍;今年,又有十多名新鲜血液的加入,让这一队伍扩展到30余人。白璆琳就是新成员之一。她说,在一个极具魅力的街道中担任“新闻发声人”,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我非常喜欢和热爱我的社区,作为‘新闻发声人’,发现身边的美丽和正能量的瞬间,向更多的居民传播,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新闻发声人“责任更大”
“我们的‘新闻发声人’主要由热心居民、社区楼宇书记、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马家堡街道宣传部负责人石亮介绍,街道“新闻发声人”的工作,主要围绕搜集社区新闻线索、报送新闻照片、录制短视频几个方面展开。目前,马家堡街道共有30余名“新闻发声人”,他们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每周都会报送社区热点工作,经街道汇总后,在街道的公众号平台上集中发布。
乍听之下,这和传统的社区宣传员工作区别不大,但石亮认为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责任更大”。一方面,“新闻发声人”要积极主动地挖掘身边新闻线索,“发现身边好榜样,讲述社区温暖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承担起百姓宣讲、舆论引导等多方面工作,要在群众中树立履职尽责敢担当、有作为的形象,提高政府部门公信力。
石亮的这个观念,34岁的张喆深有体会。今年6月,一直做社区精神文明专员的她加入“新闻发声人”队伍,近半年的一线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新闻发声人”工作的不同。“在我看来,宣传工作主要是配合街道做一些‘常规动作’,而‘新闻发声人’的工作是主动出击、主动发现选题线索,属于个人的‘自选动作’。”
成立工作室“玩”直播
今年7月,在自身摸索并借鉴其他街道工作的情况下,马家堡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新闻发声人”工作室,拓展工作内容,开始了直播工作。
让石亮印象最深的是今年7月7日的首次直播,当时请来了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中队长和社区负责防火安全的工作人员,一同介绍社区居民家庭消防安全知识。那次直播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在线评论达400余条,“效果很好”,得到广大居民的称赞。
直播的魅力也让做了两年社区宣传的石亮认识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宣传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她认为,“新闻发声人”工作室的设立,正是为宣传工作赢得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新闻发声人’工作在社区、生活在社区,最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能和群众聚到一起、说到一块,更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争取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支持
为了提高“新闻发声人”的专业素养,马家堡街道会定期邀请老师传授新闻摄影、拍摄视频、写稿等方面的技巧。“大家还需要不断地打磨。”石亮表示,眼下的重点是把已有团队的基础打好,再慢慢扩大队伍,以点带面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最终让马家堡街道的“新闻发声人”队伍有质又有量,能够多发声发好声。
石亮还说,下一步,马家堡街道将结合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部署,逐步完善和推进“新闻发声人”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架起沟通桥梁,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和推广,赢得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年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