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丰台·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人故事

  张绍饶:

  用照片记录

  街道美丽瞬间

  今年76岁的张绍饶是一名拥有35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马家堡街道星河苑社区的一员,他在今年年初加入了“新闻发声人”行列。在张师傅看来,用镜头记录街道变化,是他作为老党员发挥“余热”的最好方式。

  张师傅曾经是一家大型国企的工程师,退休后,为了充实生活,他学起了“新技术”——从学用电脑到使用单反拍照,再到研究修图软件,他的学习之路一直没有停歇过。2010年,张师傅搬家来到马家堡街道,“这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让我停不下来地举起相机去记录它的美。”

  从标志性建筑到公园美景,从街道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到社区的邻里活动节,他用照片记录了马家堡街道一年又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记录了一处又一处公园和道路的修建之初及建成之景。几年间,张师傅拍摄的街道照片有近万张,全都无偿提供给街道和社区使用。“非常有奉献精神。”马家堡街道工作人员这样评价他。

  在张师傅看来,拍照片是一个特别快乐的过程,作为“新闻发声人”,能够以这种形式记录街道的美,让更多人通过照片发现街道的美,是一件特别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在诸多照片中,张师傅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马家堡地区河道改造的照片。他回忆说,自2014年起,相关部门开始对河道进行改造,他从工程开工便去拍摄,直到工程完工,留存了大量照片。“我时不时就去拍几张,坚持了好几年。”

  张师傅还定期把拍到的照片交给街道的宣传部门,“他们特别感谢我,说我拍的这些照片‘很珍贵’,记录下了马家堡地区的变化。”说到这里,张师傅神情中透了几丝骄傲。

  今年成为“新闻发声人“之后,张师傅更停不下来了。“我每天都去拍照,作为一名老党员、‘新闻发声人’,我有义务、有责任去继续用照片记录街道的美丽瞬间。”

  白璆琳:

  法治宣传有了更大发声平台

  66岁的白璆琳做了四年半的人民陪审员,今年,她成为马家堡街道“新闻发声人”。身份的转变让她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新闻发声人”这一角色,向更多人宣传法律知识。

  “四年半前我当选上了人民陪审员,几乎每次开庭我都会去,少则一周两次,多则一周五次,每次我都会把法庭上的案例记在笔记本上,已经记了近十本。”白璆琳告诉记者,长期的旁听记录让她明白了很多法律知识,并深刻意识到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对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性。

  自此,在街道的支持下,白璆琳开始了她的法治宣传工作。从给党员讲法治课,到将案例编成小品表演给群众……她的法治课程覆盖多个方面,课程内容也是在街道负责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受众专门设计,包括居民如何维护个人权益、怎么识别诈骗案、遗产继承是怎么回事儿、碰到经济纠纷了怎么办、怎么写欠条才是有效的……“讲课的素材全部都是我在法庭上记录的案例,我希望通过这些真实案例,让身边居民增强法律意识。”白璆琳说。

  如此尽心尽力地宣传法律知识,白璆琳的想法只有一个——“你懂法了,才知道社会的和谐多重要;你懂法了,有了法律意识,就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还会让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变得更好。”

  白璆琳的无偿分享,在社区居民中反响非常好。“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街坊知道我这个人民陪审员了,很多人愿意过来听我的分享,我也很高兴能够与更多人分享我的所学所得。”白璆琳说。

  “现在,我又成为了一名‘新闻发声人’,更加有责任向社区居民传播正能量,传播更多的法律知识。”白璆琳觉得,成为“新闻发声人”,让她有了更大的平台去发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够凭借自己微薄之力尽可能地营造社区的和谐氛围,这不仅是我作为人民陪审员的职责,也是作为一名‘新闻发声人’的责任,我一定会继续努力践行的。”

  项昆洲:

  直播间宣传政策

  高效便捷

  “新闻发声人”只服务于社区群众?并非如此,马家堡街道专设了一个服务于该地区广大企业的 “发声”平台——“时代风帆直播间”。

  去年底,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和马家堡街道时代风帆楼宇党委共同设立了一个融媒体创新工作室,内设“时代风帆直播间”,直播间负责人项昆洲也是街道“新闻发声人”的一员。

  项昆洲介绍,直播间成立的初衷是想更便捷高效地为企业和商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我们管辖范围比较大,涉及商户、人员比较多,部分商户流动性大、比较分散,在没有直播间之前,我们对商户的宣传普及等工作都只能通过‘下户’的方式去解决。”

  有了直播间之后,“一切都更方便了。”项昆洲表示,其团队会时常与商户沟通了解其需求,然后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做解读,让政策的宣传推广更加高效便捷接地气。

  据介绍,“时代风帆直播间”创立以来,共开展了20场直播,主题涉及税务、工商、法律等多个方面,包括减税政策、小微企业扶持、电子税务法解读、经营合同规范、知识产权、套路贷的法律识别和应对等方方面面,“都是针对企业目前的需求,与相关部门协商制定的直播主题,收到了非常好的服务效果。”

  这些直播也收获了企业良好的反馈。从第一场税务部门的《税收优惠发力 减税红利彰显》直播参与观众约1300人,到最近律所的《企业常见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直播参与观众约6000人,共20场直播的总受众人数已近9万人,“这么广的参与程度,是以前没有直播的情况下很难想象的。这种新的宣传方式,不仅让企业受益,也让我们将‘发声’、宣传工作做得更到位。”

  成为“新闻发声人”,项昆洲觉得自己成了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摆渡人”。“我们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把政府的声音更好地传达给企业,把企业的需求和声音传达到决策部门负责人那里,让双方实现更好、更便捷的沟通,让双方更好地‘发声’。”

  徐美慧/文 吴宁/摄

  (本版内容由丰台区融媒体中心、马家堡街道办事处联合策划采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7版:丰台·社区
   第08版:丰台·深度
一场直播6000人参与 新鲜人新玩法
新人故事
丰台报丰台·社区07新人故事 2019-11-29 2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