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代的龙车房,清末法式风格的艺员养成所,20世纪初的欧式别墅,老二七厂人对于文物建筑从不觉陌生。位于北京丰台长辛店的“二七厂”,全称是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前身是建于1897年的清政府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1900年,卢沟桥机厂迁到长辛店,改名为“长辛店铁路机厂”。在这里,不仅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队伍,也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二七”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新中国成立后,“长辛店铁路机厂”改名为“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并于1958年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获得了“新中国火车头”的美誉。1966年,工厂正式以“二七”命名,“二七”两个字也保留至今。
2017年,新版城市总规发布,北京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关键,在于抓住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这个“牛鼻子”。风风雨雨百年的老工业基地,也于2018年3月宣告停产、转型。
“闲置下来的百年老工业基地,正好可以与体育产业结合,对工业遗存进行保护再利用。”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联建班副主任崔广为记得,201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二七厂签署框架协议,决定利用部分老旧厂房,建设一个集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
根据规划设计,占地507.38亩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分为东、西两区。其中,西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包括速滑馆、轮滑馆、职工宿舍和康复医疗中心(游泳馆)四个项目,二期包括综合风洞实验室、滑雪风洞实验室、六自由度一馆和六自由度二馆。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建成后,初期将作为国家队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训练“大本营”,远期将形成面向大众普及冰雪运动的综合型文化地标。
12个月建成总建筑面积19078平方米的速滑馆,340天建成总建筑面积17674平方米的轮滑馆和总建筑面积18009平方米的运动员公寓。在施工方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项目项目经理张万立的笔记本上,工期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
据了解,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速滑馆内有“三块冰”,一块400米标准速滑大道冰面和两块1800平方米标准短道速滑冰面,满足奥运会比赛要求。轮滑馆是国内建成的第一座室内轮滑训练馆,主要用于国家速滑队进行常规辅助训练。
已经竣工的轮滑馆对面,老式锅炉房仍在“服役”中,斑驳的外墙在新与旧的对比中默默倾诉着时光的沧桑。最新消息,西区二期的风洞实验室也将启动建设。据了解,风洞测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跳台训练方法,也是高水平跳台滑雪队的重要训练内容,可帮助运动员更快、更精准地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