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欧阳倩倩)近年来,社区餐饮业态持续升温。即便在整体餐饮市场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社区餐饮仍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在丰台区大成路,就藏着这样一家社区餐饮店——馥天下烤鸭店。
馥天下烤鸭店坐落在丰台区西四环与五环之间,位置算不上繁华,却始终客流不断,单月客流量可达约1.5万人次,成为周边居民频繁光顾的“家庭厨房”。在市中心不少潮牌食肆收缩闭店时,馥天下却逆势扩张。
其成功一方面源于“物美价廉”的定位——以高性价比的菜品和扎实的出品赢得口碑;另一方面,馥天下长期坚持的社区餐饮理念正逐渐发挥其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下的韧性与潜力,即以贴近居民需求、强调家庭用餐体验、保持菜品稳定性和服务亲和力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不少顾客觉得葱的味道重,我们就做了改良”
走进门店,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大厅内座无虚席,几乎每张桌上都有一只色泽红亮的烤鸭,这是馥天下的镇店之宝。
谈起烤鸭,唐习鹏对工艺如数家珍。最特别的是,馥天下烤鸭将北京烤鸭中常见的配菜“葱”换成“薄荷叶”,唐习鹏解释道:“不少顾客觉得葱的味道重,我们就做了改良,薄荷叶有清新解腻的作用,特别受女士和年轻人喜爱。”
为确保烤鸭的风味,馥天下还特设“烤鸭总监”一职,由其全权负责,全程把控烤鸭的品质与口味。
除了烤鸭,让唐习鹏颇为满意的另一道招牌菜是鱼头泡饭,这道菜的诞生颇具戏剧性。偶然一次晚餐,唐习鹏点了鱼头泡饼,但彼时店内烙饼已经用完,重新烙需要“醒面”,时间来不及。后来唐习鹏建议用米饭代替,“没想到浇上鱼汤后比配饼还好吃。”唐习鹏回忆道。
就这样,一道创新菜在偶然中诞生,如今已成为馥天下的明星产品。
此外,唐习鹏还创新了许多广受欢迎的菜品,比如葫芦丝、贝勒爷烤肉。虽然不是被自己做火,但唐习鹏依然感到骄傲,“虽然被其他餐厅做火了,但看到自己的创意被这么多人认可,我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当你的餐饮品牌被周边居民认可,那种喜悦难以言表”
作为北京菜的传承人,唐习鹏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北京菜是最早的融合菜,“其中的融合来自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清真菜和庶民菜等多个流派。”在他看来,北京菜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过程,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山东人和江南一带的人进入北京,带来了各地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北京菜系。
这种与生俱来的包容性也让北京菜更加“接地气”,鉴于此,馥天下决定扎根社区。唐习鹏介绍,创业初期因资金有限,他将首家门店选在了当时还属于城乡接合部的大成路。出乎意料的是,门店第二年便扭亏为盈。如今,这家店备受当地居民推崇,无论是朋友聚餐还是情侣约会,馥天下都是他们的不二之选,也被大家亲切地誉为“小瓦窑社区的大食堂”。
此后,馥天下便将门店拓展策略聚焦于四环外区域,始终围绕社区,精准服务方圆五公里内的居民。唐习鹏告诉记者,如今,馥天下已在北京开设九家分店,且多数位于四环以外,个别分店客流量能达到1.5万人次/月。
随着时间推移,唐习鹏心中的自豪感与日俱增。“当你的餐饮品牌能够被周边几公里内的社区居民认可,那种喜悦难以言表。”说到此,唐习鹏的自豪感跃然脸上。
近年来,餐饮行业屡受风波,不少知名品牌或收缩或关店,企业利润持续承压。然而,凭借深耕社区餐饮的精准定位,馥天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不仅如此,馥天下还根据餐饮形势推出了“四九京婆婆春饼烤鸭”,该品牌主打高性价比餐饮,目标客群清晰定位于中低收入消费者,人均消费控制在六七十元上下,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覆盖。
从一家店到九家店,馥天下始终坚持对好味道的执着。它开在四环外,坚守社区,用扎实的功夫、热腾腾的饭菜,温暖街坊邻里的日常。这里不追求浮华,却留住了最真的京味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