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洪莲花 姜卓然 吴海霞)近日,丰台区多个社区通过创新治理方式,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居民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丰台街道东大街5号院成功调解公共区域养兔纠纷并清理楼道堆物,东铁匠营蒲黄榆五巷小区通过“三步走”工作法新增智能充电桩,和义街道大红门锦苑二社区则为快递骑手设立专属停车区。
解决养兔纠纷 清理楼道杂物
社区陆续接到居民反映,丰台街道东大街5号院的公共区域被居民用来饲养兔子,不仅气味难闻,还造成环境卫生问题,影响邻里生活。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核实情况。经了解,居民因个人喜好在此养兔,但未考虑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影响。社区工作人员依据相关物业管理规定和社区文明公约,向养兔居民耐心解释在公共区域养宠物的不妥之处,包括可能引发的卫生、安全隐患以及邻里纠纷等问题。经过多次沟通劝说,养兔居民最终认识到错误,将兔子移至家中妥善安置,并对公共区域进行了彻底清洁。
在处理养兔问题的同时,社区还关注到部分楼栋存在楼道堆物现象。废旧家具、纸箱、杂物等随意堆积,不仅占用公共空间,还严重堵塞消防通道,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社区迅速联合物业,制定清理方案。首先通过在小区公告栏张贴通知、业主微信群发布消息等方式,提前告知居民清理楼道堆物的时间和重要性,呼吁居民自行清理自家物品。
清理当天,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分组行动,对仍未清理的无主杂物和拒不配合居民的物品,在多次沟通无果后,依法依规进行集中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积极向居民宣传楼道堆物的危害,增强居民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一位参与清理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居民一开始不理解,但当我们详细解释火灾发生时楼道畅通的重要性后,他们逐渐转变态度,还主动帮忙清理。”
此次清理行动共涉及3栋楼,清理杂物5车,原本杂乱的楼道变得宽敞整洁,消防通道恢复畅通。居民李大爷高兴地说:“以前楼道堆满东西,走路都不方便,现在好了,看着舒心,住得也更安心。”
增设充电桩“小切口”
充电不再难
“咱小区充电桩太少了,每天下班都得抢位置,实在不方便!”作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央产无物业典型老旧小区,东铁匠营街道蒲黄榆五巷小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随着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的日益增长,此前社区于2021年和2023年陆续安装的3组充电桩,也逐渐无法完全满足居民对电动车充电桩的需求。
蒲黄榆第三社区在接到此诉求之前,就已关注此类问题并将其直接摆上《接诉即办难事榜》,实行“三步走”工作法:一是精准摸排,由社区工作人员利用晚6点到9点的居民集中回家时段,多次开展夜巡行动,逐户宣传安全充电知识,同步建立电动自行车台账,动态掌握车辆数量、充电时间习惯等基础数据;二是多方联动,社区党委牵头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辖区党员、楼门长、热心居民了解情况,并与充电桩企业达成方案;三是科学布点,结合小区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察,以“腾笼换鸟”之法,将“边角料”空地变为充电桩宝地,在原有3组充电桩基础上再次新增安装1组在手机上可实时查看充电进度的智能充电桩,优化充电桩与车辆比例,让居民用得更安全、更放心。
解锁专属停车位 骑手“友好”带动“社区美好”
在和义街道大红门锦苑二社区,每天穿梭往来的快递三轮车多达数十辆,由于此前缺乏专门的停放区域,这些三轮车大多临时停靠在社区辅路两侧。长期以来,快递车辆的无序停放不仅占用了公共通行空间,导致早晚高峰时段辅路交通拥堵频发,还让快递员们时常面临车辆剐蹭、物品丢失的风险。“停车难”成了困扰新就业群体的“心头事”,也成了社区治理的“小堵点”。
和义街道迅速行动,深入现场勘察,组织大红门锦苑二社区党委、嘉合久源物业公司、相关快递网点负责人及快递员代表召开专题协调会,围绕“停车难”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凝聚共识,共商良策。
会上,社区党委详细介绍了辖区内的交通现状和居民意见,物业结合小区场地资源提出了多个选址方案,街道则从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角度给出了专业建议。经过反复勘查现场、优化方案,最终确定在小区机动停车场内划出一处空地,设立新就业群体快递三轮车专属停车区,并配套安装了监控设备和指示牌,确保车辆停放有序且安全无忧。
如今,走进社区,曾经杂乱停放的三轮车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有序的专属停车区。“新就业群体专用停车区”的指示牌格外亮眼,20多辆快递三轮车整齐排列,整个区域干净整洁,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